本教科书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阐释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基本框架和经济发展理念。其特色及创新:一是结构简明,区别于一些教材的“庞大叙事”格局。本书避免与相关课程内容的部分重叠,较少涉及经济运行、社会改革等具体内容;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立意与中观经济理论的切入;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俄罗斯产业结构演变机理及影响;产业结构理论与俄罗斯的实践;俄罗斯区域产业的选择匹配;俄罗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俄罗斯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俄罗斯产业改革等。
全书共三大部分。*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2015~2016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揭示中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省域经济战略决策提供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2015~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展开研究,本书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典型调查四大部分组成。总报告从全球、全国、全省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2018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经济总量、工业结构、生态建设、城乡建设等方面回顾了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在系统分析现状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理论与政策》在澄清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从资本流动、产业聚集、产业选择、城市与城市群、以及农业、环境、制度等七个方面,就产业转移所涉及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重要理论观点或政策建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垂直分工体系和价值链持续延长条件下产业跨越
本书从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背景、理论基础出发,研究了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从安全共同体建设、利益共同体建设、文化共同体建设几个方面研究了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背景及实现路径。
本书稿通过回顾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内,从经济理论层面来阐述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地位及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展望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将社会经济现实活动中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纳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提炼出可以由经济理论层面来解释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指出有助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2016中国东盟研究蓝皮书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贸易研究》主要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中的贸易畅通开展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专题。 专题一:中国与越南贸易研究。该专题旨在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越贸易、投资与相关政策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专题二:
本书稿为《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17)高峰论坛文集,分为5个部分,即会议综述、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体制机制与中国对策与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