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疯狂实验史》第一本出版后,反响和销售都很好。除了在瑞士和德国出版,还有英文版、荷兰版、瑞典版、韩国版、波兰版、意大利版,当然还有我社出版的中文版。 于是作者又因势推出了《疯狂实验史(2)》,反正他手里积累了多年调查的各种材料,继续自己对于那些不可思议的科学实验的发现与探索,为读者带来更多新鲜有趣、同时又令人好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
本书介绍了无人能解的神秘事件、令人恐怖的灵异事件、灵异研究的现状怎样、冤魂怎能托梦报警、世上真有幽灵吗、幽灵岛失踪之谜、死亡涯死亡探秘、被雷电跟踪的人、难解的雷击现象等内容。
本书分为数学卷、天文卷、生物卷、物理卷、化学卷、地学卷、农学卷、医学卷、技术卷、综合卷及索引卷,共50册,精选先秦至1840年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典籍约4000万字,影印出版。
本书的编纂,以梳理四川古代发明创造遗产的基本情况为目的。对四川古代发明创造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整理,并提供了相关的原始文献和研究论文目录以及实物图片。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明确了科技领域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2006-2010年知识创新规划中部署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这样的重要课题,以期从重要历史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技术与创新规律,为研究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启发。《技术转移与创新从书》是“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人类漫长的求知求真道路上,不同的历史铸就了不同的科学成就与科学文化。《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同时代的中国》以世界科学中心在国家与地区间的转移为线索,以卓越的科学家与关键性的科学发现为主体,分章讲述科学发展史上的古希腊与希腊化、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大幕的掀起(意大利城邦)、科学革命与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英国、法国和德国)和当
彼得·伽里森是美国当代科学史领域的新生代领军人物,他对20世纪微观物理学史的研究,通过对围绕图像这一特殊史料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刻画,提出实验、理论和仪器三者在科学发展中的互嵌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交易区理论成为继库恩的科学革命之后,关于科学发展的另一全新图景。此后,伽里森通对16、17世纪围绕科学图集展开的科学实践
《中国文化读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介绍了古代科技,所选作品都加上简单易懂的注释,并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语文。《中国文化读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每篇作品除了注释和译文外,根据作品情况,还列有“背景资料”,使小学生对文章作者、或者科技发明的背景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