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设置五个部分,包括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培养实践案例分析、团体辅导、学生干部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优秀学生干部成长分享。从内容的编选上,一是充分注重切合实际,没有大道理,没有喊口号,都是基于历届学生干部管理与培养的真实情况出发,以期能让众多学生干部从中学习方法,掌握技能,也期待能与众多同行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朋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研究》一书,从广义上重点研究了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重大意义、时代价值、现实启示、引领实践。本书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追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在继承和吸收本学科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本领域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力求对爱国主
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应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并指出要强化课程思政,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 教材分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两个篇章,从理论学习、工具使用、信息分
本论文集是按照20202021学年教师培育发展计划、依托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的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实践教育形成的理论成果,同时结合了2020年度校级党建思政(德育)专项研究难点攻关计划项目《新时代我校教师师德师能双提升发展机制研究》结项成果、2021年度校级党建思政课题《明德331教师思政育人工作室》中期建设成果。此次
本书突出职业生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职场层面的特色,其中有关大学生就业后的职场适应与成长、不同职业(技术或管理)的发展路径、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管理、用人单位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能够让读者更广泛和深入地了解职场知识,学习有关方法,因此,它不仅适合用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对其他专业
本书为四川大学校史类图书。编者对抗战时期四川大学南迁峨眉近四年(1939年6月至1943年3月)这一段史实的相关文字记载、图片和当事人口述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以再现这段历史,丰富四川大学校史和峨眉山市抗战文化内涵,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共八章,讲述了创新与创业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初识创新与创业、创新与创新素养培养、创新发明与创新成果保护、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资源与融资、创业计划、新创企业管理。
本书介绍了时代发展、职业变迁、社会需求以及职业兴趣、性格、价值观与技能等内容,还介绍了研究生阶段需要注意的学术规范、人际交往、情绪调节,以及求职过程中简历、面试、就业政策的相关信息。本书适用于研究生同学、对研究生生涯发展感兴趣的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关于职业发展的新想法、新思路,帮助同学们少走弯路,
伴随着知识型经济、服务型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关联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书从可就业能力这一微观层面入手,系统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关联问题。在对历史演进特征、国际发展趋势、相关理论研究等进行铺陈和论述的基础上
本书共八个章节,内容包括:慕课相关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概述、创业与创业时代环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与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