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究院始终坚持“立足上海、辐射周边、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以科研组织方式创新为引导,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决策成果产出、传播平台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高端智库的新路子。本书是上海研究院以上海实现“四个新作为”的途径和方式为主线,结合上海
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历经20多年,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两国的贸易额由1991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840亿美元,增长了13倍,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中俄贸易由最初的边境贸易逐步向正规的一般贸易转变,结算方式也由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转变,随着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贸易结构
本书入选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入盟对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影响”的最终结稿。较比中国及原苏联国家,外部约束在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入盟或者说“回归欧洲”的目标,自始至终约束和决定了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的进程与发展。本书系统、全面梳理入盟进程对中东
本书通过对政治学、经济学中“一体化”定义及相关理论的介绍与梳理,概括出了区域一体化的一般性逻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独联体区域一体化在内外约束条件下,不同维度区域一体化选择的分析,得出独联体区域一体化有着不同于欧洲一体化的演化路径。并论及了独联体区域一体化在政治、经济维度的进展水平。结果显示,独联体区域一体化取得一定进展
在供给侧改革的持续作用下,2018年一季度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迹象初显。产能利用率提高,新产业新产品引*作用增强,服务业持续增长,新动能和消费相关行业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增长,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消费迅速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幅收窄,工业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报告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用于跟踪评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协同指数和比较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的地区发展指数。从京津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个协同指数变化趋势看,京津冀共享发展进步显著,绿色发展明显进展,协调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创新发展成效较小,开
本书在对民族地区传统的援助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试图在参与式发展的理论视野下,观照和探索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出路。课题组深入调查东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发展现状、问题、原因,并特别关注了各地以政府为主开展的援助方式及其效果。
中美两国作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具系统重要性的大国,其双边经济关系需要放置在一个更宽泛的全球和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中美贸易相互依赖依托于全球价值链而形成,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则围绕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货币依赖而展开。那么,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社会呼吁重建全球经济秩序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厘清中美之间的这种由一个国家负责出口和储
本书的设计初衷便是通过全方位总结各个领域的改革,展示中国改革故事,并尝试提炼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总的思路是把消除传统经济体制对生产要素积累和配置的束缚作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把中国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从而潜在的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促进高速发展的各种贡献因素。首先,本书作者介绍了宏观经济政策演进与创新,
《河南蓝皮书: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8版推动高质量发展)》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编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系统地分析了2017年河南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以及2018年河南经济发展的走势,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和探讨了南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举措及成效,并对河南在稳中求进中打造经济升级版提出了对策建议。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