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辑,收入作品41篇,分别由《梦中的蔚蓝》、《如画的山水》、《行走的花朵》、《散漫地走寻》、《漂泊的乡愁》五辑组成。作者以生动自然的文笔,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论是一山一水一世界,一草一木一花朵,还是一行一思一乡愁,都流动着作者深深的情感。
这是鄞珊继《日光底下》《草根纸上的流年》之后的另一系列,这次作者把眼光落在市井街巷中,从小镇, 特区,再到广州大都市……作者描述三个地域不同的人文,笔墨倾注于生活在热土上的街巷人物,描摹不同地域 环境里的小人物。他们是城市、集镇的底色,作者借着对三个地域人物和特色环境的描撰,给我们还原了改革
本书稿为一部原创游记随笔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阅览西湖、走读浙江、品味江南、盘桓四方。分别以西湖、杭州、浙江和全国四个维度,作者的游历经历。根据个人游历的过程,展现所到之处的历史掌故、人文轶事、自然风光、感知感悟等。全忆百余篇,汇编成册,各自内部又以成文时间为序。无论踯躅西湖、盘柜杭州,还是走读浙江、感悟吴越,也或是漫
. 本书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散文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平日里的点滴趣事,给平凡的日子增添许多值得记忆的闪光点。比如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习俗进行品读,从寻常中捕捉智慧与灵光;对四季更替和传统节日敏锐观察、细腻描绘,在传统与现代的变奏中阐释幸福;对童年趣事和逝去时光敞开记忆之窗,沿岁月的长河找寻耀眼的波光。本书还有对家乡风
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为小孩子的哭闹驻足玩味……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用平和的心,触摸大千世界的喧闹,在缓慢悠然的节奏中从容地生活,体悟生命本真的美。其散文将思想家的深刻与对生活艺术的捕捉融为一体,既有经纬,又有意趣与灵性,形成了冲淡朴讷,从容平和的文风。字里行间,是闲适之心
桨声灯影,雪后湖山,晚归船,夜掌灯……生活的趣味,在重温一场一场江南的往事,在冬天生炉子、夏天扇扇子,在人到中年,不过如此。俞平伯先生幼承家学,旧学功底少有人及,又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新诗和散文创作,引一时风气之先。其文偏于性灵,注意雅趣,是名士的超脱之姿。大喜不喜,大怒不怒,且以平
《吃食和文学》收录了汪曾祺关于美食的经典散文作品,包括家乡的食物、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内容,无论是谈萝卜、豆腐、野菜,还是谈鳜鱼、羊肉、手把肉……在汪曾祺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有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的精神境界的体现。 汪曾祺谈美食,朴素而自然
《在西南联大》记录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以及与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读过书,也在昆明教过书,除家乡高邮和北京外,这是他一生待得长的地方。这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吉首大学截止至2018年已经连续开展了21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21年里,吉首大学青年学子依托学科专业知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感,利用假期时间,深入武陵山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