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含16篇人物小传,每篇均以作者幸遇的一位奇人为传主,所记奇人者,大略有三个特点。一是年龄皆逾古稀。长者近百岁,如叶嘉莹教授、许渊冲教授等,本书亦奢望略略留下奇人长者的谈吐举止、风骨神韵,以表后辈的向学之志,思慕之情。二是本书所记奇人,皆是其领域的名家或大家。如大诗人洛夫,诗人兼编辑家痖弦等。他们皆以
网易音乐人首本音乐散文集。 本书集合了21位音乐人(乐队)对于爱情、音乐、创作的理解,分享各自的生活、创作,结合音乐文化,用音乐现场的概念给读者带来一场视听结合的盛宴。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三大主题现场): 部分,对话(访谈)收录了音乐人张玮玮、钟立风、刘洋、赵美丽、王欣宇、安子与九妹的关于音乐的主题访谈。 第二部分,独
郭沫若一生涉足广泛、著作甚丰。他的散文气势浩荡,清丽、浪漫,富有艺术魅力。自传性构成了郭沫若散文明显的特征,是作者个性张扬的产物。他的感时型散文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咏物抒怀型作品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诗的意境。
项目介绍: 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现代意义的散文逐步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体,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涌现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梁实秋、孙犁、汪曾祺、张中行、史铁生等一批优秀的散文家。为了全面展示20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成就,我社曾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散文珍藏本、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等多套丛书
本书是汪曾祺对文坛、梨园往事的回忆,涉及老舍、沈从文、赵树理、裘盛戎等作家、艺术家的生动鲜活的故事,结集出版。既是美文,又具有文学、戏剧的史料价值。 全书含三部分内容:一、对多位作家的回忆及自述,二、对戏剧界名角名剧及戏剧活动回忆,三、汪曾祺创作回忆。 朱光潜先生在一篇谈沈从文的短文中,说沈先生交游很广,但朱先生知
本书为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原校长何夏寿老师,这是他的个人散文精选集。何夏寿老师以童话教学闻名全国,是著名小学语文专家。本书分别从作者的教学生活,生活感悟,儿时回忆来抒写人生况味,展现了作者在教学成长中的诸多细节和轶事。作者在书中从多角度展现了自己深耕杏坛的人生经历,体现了爱教育、爱
《新眼界》是杨老的欧美考察游记。时值二战后期,他从重庆出发,飞往美国加利福尼亚,游历了迈阿密、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地,还去了加拿大、墨西哥,之后返回美国,然后到英国,参观伦敦、剑桥等地的地质古生物科研机构,访问并学习。后又从美国返回中国,此时中国已取得胜利,他十分欢欣,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这一趟欧美之行,除了
《去国的悲哀》写于19231928年,讲述了他自己于1923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由家人出资,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古生物和地质学,师从古生物学家施洛瑟的经过。他在本书中记录了自己由华县出发,经北京、上海,然后坐船从上海出发到慕尼黑(他在书中称之为明兴)的经历;还记录了留学期间,与老师同学在瑞典以及德国的其他城市进
《剖面的剖面》记录了杨钟健先生于19321936年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两广等地所进行的地质、古生物考察和调查活动。杨老照以前一样,将旅途中所观察、感悟的记述下来,成为一本游记。杨老特别强调,旧时有的游记,有着很美的文字,也是不朽之佳作,然而描写并不合乎事实,如言山必定立壁千仞,说月无非玉兔嫦娥;更有甚
这是一本以小学生悠悠的日记为主体、配合爷爷的分析解读的家庭教育读本。其中有100篇小女孩悠悠的生活、学习日记,从中可以看到当代儿童的喜怒哀乐,甚至有和父母的尖锐冲突。在日记的后面,爷爷对孩子以及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对大人和孩子都提出了善意而睿智的指导和规范。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同龄人,也值得家长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