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一部有关先秦哲学的论文集。本书稿作者张劲松原为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主席,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出版《蓝山县瑶族传统文化田野调查》《中国鬼信仰》《中国巫傩面具艺术》等作品,并分别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三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在国内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6篇,其中11篇获省级以
本书主要考察了春秋时代世族的出行状况与文化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其对春秋时代思想文化格局转型产生的重要影响。“世族”是春秋时代文化的引领者与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变革者。在这个思想文化变革的大时代,身兼多个身份的世族成员出于外交礼仪动、动荡避难、个人家事等方面的需要普遍走了出去。他们的出行中遵循着特殊的礼仪制度,形成了
本书以帛书版《道德经》为底本,参考前人《老子道德经解》,对帛书《道德经》进行严谨勘校的基础上,用较浅显易懂的语言、客观的论述来解读老子其人以及《道德经》中蕴含的哲理。帛书本是先德经、后道经,本书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按照通行本顺序重新排列,即先道经、后德经。帛书本中的假借字、古体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均参照高明教授《帛书
本书选择《韩非子》原文的精华内容100余则,分别予以注解、翻译与品读,从而使读者通过本书能够深入了解《韩非子》的思想精髓。
本书分当代儒家思想探索、比较哲学研究专题、当代儒家文献研究、当代儒学观察家四个栏目,收录了《“功夫论”视角下的世界哲学》《现当代儒学之“开放心灵”析论》《道心也有不善:对朱熹人心道心说的反思》等文章。
本书是明代知名学者李贽从《王龙溪先生全集》中选编、并进行圈点评论的著作。该书整体上保存了《王龙溪先生全集》的基本结构,其中删减也是独具匠心。既选取了龙溪最为精华的文章,又体现出李贽别具慧眼的点评,可谓是窥探龙溪思想与李贽思想的重要著作,尤其能够看到李贽对王龙溪的至高赞誉,使学者得以寻觅二人之间学术思想的延续与发展脉络。
本辑聚焦曾子学派的思想特征、曾子孝道精神在历史上的实践、《礼记·大学》专题、《孝经》专题等,收入了《孔子思想与道德文明》《曾子与儒学》《略论曾子》《日本学者室鳩巢<大学新疏>考论》《重新认识<孝经>与孝道传统》《儒家孝悌观念与当代的挑战》《明清时期曾府祭田研究》《古文孝经的版本与流传》等多
本书通过对清初以来湖南社会变迁与湖湘学术演变的研究,分析了晚清湖湘汉学兴起的“内因”与“外因”,并对相关著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本书认为,晚清时期湖南汉学的兴盛,实际上是清初以来湖湘学术的另一面相——汉学逐渐发展,由隐到彰的结果,并与当时湖南地域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相关学者在经学、史学、诸子学多个方面进行了
《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章节,自唐、宋以来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从而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经典。《大学》和《中庸》自清末以来就被翻译为各种文字,成为海外学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本书精选《大学》和《中庸》英文译本中的几部重要作品,如理雅各(JamesLe
《孟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之一,自明末清初以来就被来华传教士、外国汉学家和华人学者翻译为各种文字,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译者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使译本呈现出不同的貌相。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本书在全面搜集《孟子》英译本的基础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