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讲述的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虚到实、从松到紧,经过10年发展,已从一个松散的投资概念转化为首脑级的合作机制,成为金砖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凝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7》在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年度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沿线战略支点协同转型的共建机制;并围绕西部内陆支点的新型开放体制,从理论逻辑和典型地区创新实践层面展开解析,指出内陆地区有必要基于“转型-开放”协同的原理进行开放体制创新,提供“全流程”定制化开发开放服务,建构层级网络公共治理机制。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对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地缘经济与跨国经济走廊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地缘关系、历史关系、发展制约因素对中国同各国的关系进行介绍。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分别从通道建设、贸易往来、产业合作、金融合作、文化交流、政治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著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系统地批评了计划经济体制,论证了市场经济必然性与合理性。冯·哈耶克把布鲁兹库斯与冯·米瑟斯和马克斯·韦伯并列为20世纪早期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的学者,认为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显示了非凡的预见。种种原因,中文读者对布鲁兹库斯了解甚少。《
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8年度报告
我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中国式供给革命”。之所以说是“中国式”的,是因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因、内容、实施路径和理论依据等都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的供给改革不同。之所以说是一场“革命”,是因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结构周期性失衡、提升中国经济质量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本书主要阐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在原来的《北京志·中关村科技园区志》《创新中关村》基础上整理,利用原来已有成果,重新编著。选取中关村创新发展历程中的在体制机制、创业环境、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独创性的典型事例,记述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起步,历经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
本书针对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问题展开综合研究。共汇编了二十余篇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围绕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西部边疆的历史书写等主题,呈现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状态和趋势,探讨了促进其发展的可能路径。本书力求以更宽的视野直面中国西部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向政府和社会各界传递广大学者在西部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在新时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理论上亟须作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科学预判,在实践中更需切实可行的系统决策方案。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拟以《广东2030》为题,
《多重维度视阈下藏族聚居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立足于三重维度分析了藏族聚居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并运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协同互补的辩证关系,为深入研究藏族聚居区全面小康社会综合目标的实现构建了合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依托三大路径,围绕五个要素,对藏族聚居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