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创新的阶段识别与提升策略》在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理论与创新系统理论渊源基础上,把区域创新系统界定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实现预定的创新发展目标,政府、企业、院所等主体,通过人才、资本、技术投入,推动制度、科技、管理等内容创新,不断创新产品、提升产业、优化环境而形成的创新主体相互转换、创新内容相互作用、创新投
本书对云南省文山县170个苗族村作了实地问卷调查,以对当前苗族农业困境的现状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探析了苗族农业发展困境背后的传统路径依赖及其解决之道。通过苗族内部和国家政策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其成为破解苗族农业困境与路径依赖的内生变量,从根本上改变苗族经济社会的落后状况。
本书探讨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市场的建构、发展与转型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第一章阐明了市场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主要研究路径以及处于发展中的综合路径。第二章试图从市场政体理论视角出发,对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产业优势的形成提供一种社会学解释。第三四章着眼于考察国际市场的协调机制及其内在的治理逻辑,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危
本书的主要内容大体由两大类和附录部分组成。第一类是作者对于以往探索与研究的反思性考量,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对于过往进行专业领域思考的相关论述及观点。第二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新时期探索与研究的延续,集中讨论了广东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包括粤港澳经济合作中的问题。附录部分主要收入对于在高校设立相关研究院的建议,广东省省
《大国发展道路:经验和理论》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理论类)的很终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本书是一部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学术著作,通过界定和遴选发展中大国,总结和借鉴发达大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发展中大国的发展优势、发展型式、转型路径和创新战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通
作为践行国家战略和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的功能作用和发展内涵日益丰富。本书从发展内涵、发展主体、发展要素三个维度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发展三维分析模型,并尝试性地构建了引领国家高新区发展导向的综合性理论框架。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本书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和智慧发展四个方面对国家高新区演化路径及其演化驱动因素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将其打造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将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添加新的强有力的发动机。本书对不同行政级别,不同经济结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盟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以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区域经济联盟组织机制形成过程中其实质就是一个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崛起后流行的国际政治话语。提出三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近40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近30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
一带一路是2013年*主席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其重点在于加强五通工作。五通的含义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民心相通涵盖科技创新、媒体合作、人才交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意味着中外人民在上述
本书汇集了课题组主要研究成果,其核心观点是,十三五时期要坚持民生优先、改革创新、绿色安全、开放和谐原则,不仅要从发展的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包容性等五个方面促进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还要面向2050年,努力推动实现以城乡、产业、科技、国防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五个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