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书千字文》的书写和出版,最初的出发点是想通过抄录《千字文》,巩固甚至强化自己书写汉简的根基,毕竟,用汉简体书写一千个不同的汉字,有不小的难度,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考练。为此,我重新临习了自己所有的汉简资料,并习惯性地进行再一次的“理性”考察,提出了“以汉简为中心的临摹和创作”这一学书“命题”,这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学术
王其林书张文勋诗词三百首
隶书习字帖
《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收《平复帖》、《伯远帖》、《中郎帖》、《出师颂》、《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上阳台帖》、《汝南公主墓志铭》、《苦笋帖》、《论书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十五件墨迹。《平复帖》纵二十三点七厘米、横二十点六厘米,为西晋著名
《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大学书法》共分十章:第一章详述了书法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和如何学习书法;第二章介绍了中国从先秦到近现代阶段的书法发展简史;第三章对书法基本知识作了讲解;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等的书法技法;第五章带领大家对历代书法名篇进行赏析;第六章介绍了书法创作中的相关问题;第
这本《中华名家书法字典:米芾书法字典》是经过作者精心甄选,将米芾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的墨宝展示给喜爱他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是米芾书法作品的集大成之作,展示了米芾在书法上的造诣,也为弘扬中国书法文化及东方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喜爱米芾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查阅其字迹和欣赏其墨宝的便捷平台。加之《中华名家书法字典
米芾(一零五一~一零七年),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定居润州(现江苏镇江),初名黻,后改作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工书画,精鉴别,为宋代著名书家。《天下墨宝·宋代行草书:米芾墨迹选2》共收米芾所书十二件墨迹。《苕溪诗帖》纵三十点三厘米,横一百八十九点五厘米,其用笔沉着潇洒,欹侧生姿,是米书中之精品,现藏于故
米芾(一零五一—一一零七年),祖居太原,后迁胡北襄阳,定居润州(现江苏镇江),初名黻,后改作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工书画,精鉴别,为宋代著名书家。《天下墨宝:米芾墨迹选(1)(宋代行草书)》所收米芾墨迹,主要是藏于日本国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品。《行书三帖》由《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三帖合装成
智永,山阴永欣寺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陈、隋间著名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真草千字文》有墨迹与刻本两种。此墨迹本流入日本国,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行十字。有的专家认为是智永真迹,亦有的专家认定是唐人临本。这件名
智永禅师是陈隋之际著名的书法家。名法极,俗姓王,浙江会稽人。东晋王羲之第七世孙,即羲之第五子徽之的后代。生卒年不详,和其兄孝宾俱舍家人道,住永欣寺,人称「永禅师」工正、草书,相传曾在寺内闭关习书三十年,书写损坏的笔头有五竹簏之多,共写了八百余本《真草千字文》,浙东诸寺各施一本。如此勤奋不懈,在书法史上极为少见。因其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