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以来,艺术家们越来越积极地寻求让观众参与到他们的作品中,并尝试延伸艺术作品传统概念的边界。自19世纪60年代起直至今日,以此为大量学术研究的对象仍是一种趋势。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这类艺术所带来的特殊审美体验能够为艺术史打开新的视野,而不是仅仅从媒体艺术的层面去理解。事实上,以互动美学为基础而建立的观点可能会激励
本书从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入手,融入设计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系统论、方法论和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的知识以及课程思政元素。着重介绍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创意、设计理念与系统设计方法,结合经典实践案例,帮助学生(未来设计师)拓宽视野、启发创造思维,从而更容易从理论过渡到实践,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论方法,提高实战能力
《密码》集合了日本著名设计师松田行正关于设计的诸多思考与实践。本书分为两册,分别是《文本》和《图本》。《文本》采用竖排的方式,收录《高空俯瞰》《形变》《白与素》《中心与边缘》等14篇文章。《图本》采用横排的版面,内容以信息图为主,主题多样,涉及杜尚、米罗、蒙德里安、色彩、图案、汉字、符号等诸多领域,将设计理念通过设计实
本书初步探索了节奏论、意境论、形式主义等中西方艺术批评的理论与方 法。由于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西方艺术批评在理论形态、话语表述方 式、概念范畴和美学精神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当代艺术实践多元并存,各 种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 本书概述了中西十二种艺术批评方法的哲学基础、发展过程、核心范畴、 理
本书介绍美术、设计类基础课教学实践的探索。内容包括:造型基础·重新认识、旁征博引·为我所用、主观性表达·寻求突破、创造性表现·想象发挥。
新媒体艺术具有易于复制传播、媒介自由组合、触动不同感官和即时交流互动的特征。本书分别介绍了新媒体设计艺术的文化背景、新媒体艺术设计与文化思维的理论构建、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新媒体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当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新媒体时代设计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设计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等。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四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二维形态设计
本教材共三个模块:色彩认知,掌握色彩形成的物理理论与生理现象和色彩在设计过程中的心理情感作用;区别色彩,了解绘画色彩的表现特点和设计色彩的表现特点;设计色彩的整理训练,掌握色彩的归纳整理方法、色彩的细节表现和色彩的主题表现:设计搭配色彩,掌握无彩色、原色搭配的视觉呈现效果以及和谐色彩与冲突色彩搭配的视觉呈现效果;设计色
本书是一本艺术设计类书籍,涵盖视觉设计的内涵、视觉空间的创造、设计构成的创造力、视觉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视觉设计的创新表达等内容,并对包装设计和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设计特色和空间表现进行了阐释,分别对包装设计的互动和设计语言表现,以及展示空间视觉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针对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展开论述
本书共三部分:水粉玩色、油水混合玩色、综合材料玩色。全书以单元概述、工具材料、创作技法为单元板块,以课程引导、创作步骤、习作欣赏、课程重点为课程板块,详细阐释色彩教学的方法,让教师了解如何引导儿童观察色彩、使用色彩、表现色彩,让孩子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脱离程式化的平涂和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