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不只是用于收藏的空间,它们的目的是塑造身份和记忆。本书构建了一座由宫殿、教室、纪念馆和游乐场组成的虚拟博物馆,从伪造的圣物到迈索尔之虎,从毛利人的文面人头到枷锁与银器,作者爱丽丝·普罗克特试图挖掘潜藏在博物馆玻璃后面的殖民叙事,探讨在种族主义的非人化现象之中,机构如何成为同谋。 用反殖民思维去看待博
《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修订本)/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初版于1939年,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随着该书的出版,最初由瓦尔堡学派创立的图像学已然脱离辅助地位成为美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美术史之为人文学科,从此进入了图像学研究的时代,它与沃尔夫林的风格分析一起成为现
这本装帧精美、图版丰富的作品,是潘诺夫斯基根据1952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发表的美术史中的文艺复兴问题四场讲座内容修订而成。该书第一章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有关艺术和学问复兴的文献;区分了视觉艺术上回归古代与回归自然的两个方面;主张文艺复兴的自我意识,而否认其为一种自我欺骗。第二章试图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所谓的早期文艺复兴
本图录是“无问西东”交流展的展览画册。该展览将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展示与上海美术学院合作的国际、国内院校教师和相关艺术家的作品,来呈现最新的教学与创作成果,展出作品的形式主要有中国画、书法、油画、雕塑、版画、摄影和多媒体艺术、综合材料、装置等,欲邀请30位艺术家参展。另一部分是展示2020年无问西东国际艺术院校
里斯本古伯金汉博物馆落成于1969年,是专门为展出著名富商兼收藏家卡劳斯特·古伯金汉倾尽一生所收集的藏品而建。这些藏品遍及各个艺术领域,全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归置。第一展区陈列着来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区的古代艺术品,如雕塑、陶瓷、珠宝等;第二展区则展示了大量的从中世纪到20世纪前期的欧洲艺术品,如多梅尼哥
本书属于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对意大利的罗马式艺术进行了全景式考察,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通过佳作赏析、人物简介以及技法与材料等板块,来帮助读者理解意大利罗马式艺术风格,理解中世纪的不同侧面,以及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转变历程。本书并不止于就作品论作品,而是以艺术为切口,扩展到对那个时代方方面面的创造
本书讲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艺术史,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二战期间西方国家在艺术方面的变化和风向。这一段时期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受到时局动荡的影响,新材料和新理念的出现也在改变着艺术:古典艺术进一步向现代艺术和实用艺术转变。
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艺术,是从17世纪初欧洲人进入后才开始的。之后的美国艺术,是摄取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和样式、逐渐树立独立的艺术风格,并进而对世界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本书属于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阐述了1819世纪美国艺术的发展脉络。从风景画派的诞生到爵士时代的繁荣,从传统艺术到现当代艺术,从印象派的创立到先
本书属于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美国工业也随之兴盛发展,美国艺术得到迅猛发展,吸引了世界上诸多艺术家和艺术流派,发展出具有美国精神的各种艺术流派。经过多年的沉浮和众多艺术家的努力,美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不可阻挡,美国艺术家们曾经低于欧洲艺术一等的自卑感也逐渐消除。随之而来的是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当代艺术素养通识教育的内容,介绍了艺术素养教育中众多前沿性、热点性的问题。本书作者既是资深的艺术理论研究者及教育者,也是成熟的艺术实践者(版画家),注重结合艺术家的鲜活、生动、具体的艺术感受,通过对大量经典及当代艺术作品的解读,使读者切实领略、体悟艺术的感性特征及魅力,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艺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