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古典南戏研究:乡村、宗族、市场之中的剧本变异》以《琵琶记》与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以及南戏化的《西厢记》为对象,分析明清时期各地方剧本的文本流传、变异与社会性质。通过比对各地版本的唱词与宾白,可以发现吴本出现于明代前期,夹带方言,表现素朴,应是江南乡村演剧的古本;与此相反,南京或杭州刊行的
《世说新语》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令世人对其或爱不释手,或恒着巾箱,或铅椠数易,或韦编三绝,究其缘由,则在于《世说新语》独特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而《世说新语》之诸价值,不仅在于如明人王世贞《世说补序》所激赏的“《世说》之所长,或造微于单辞,或征巧于只行,或因美以见风,或因刺以通赞,往往使人短咏而跃然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审美之维: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接受史论》从文本的审美维度出发,以整体考察或个案分析的方式全面剖析了张资平、巴金以及《蚀》、《女兵自传》、《骆驼祥子》、《寒夜》、《围城》等数十部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的接受史脉,理清了读者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再创造关系,思辨了他们在经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现存于世的珍稀手稿,将王国维本人亲
《关关雎鸠:和你一起读诗经》采用对《诗经》原文进行一一阐述的方法来表达,既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又有对原文的演绎与发展,文笔精彩,对于理解《诗经》颇有助益。
吴梅,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以曲家名世,创作有《风洞山》、《西台恸哭记》、《血花飞传奇》等传奇、杂剧十余种。他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的研究和教学。《词学通论》是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
对《红楼梦》的研究,大可以先研读其文本的小说情节。摆脱传统阅读和品鉴模式的束缚,我们才有可能读出《红楼梦》的味道来。《红楼梦》要读破,《红楼梦》应该读破。冷水编写的《红楼梦读破》,让你读懂《红楼梦》。
《中国鼓词文学发展史》编著者李雪梅等。本书是在山西大学中国鼓词研究中心所收藏的清代木刻鼓词、清末民初上海石印鼓词、民国鼓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新编鼓词、解放后政治抒情鼓词作品资料以及报刊杂志搜集组合而成的曲艺鼓词数据库基础上,从鼓词唱词、鼓词文本、鼓词表演三者文学艺术发展历史的角度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分
本书是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共分四章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进行解析鉴赏,介绍包括作者、成书时间、主要人物、故事情节、艺术特色、历史影响等内容。在此之外,每一章后还附有“原典选读”,方便读者直接阅读原典。本书介绍背景知识系统全面,选段经典,便于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基本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诗坛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晚清“诗界革命”虽然是中国近代诗歌自然演进的结果,但却在“神”、“形”两方面受到了日本启蒙运动的影响。早期创造社诗观的形成得益于日本文坛对于“新浪漫主义”的追捧,与白桦派也是相联系的。穆木天们“纯粹诗歌”理论的确立与创作实践根植于日本社会的西学东渐风尚及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