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22日,主题为从“16+1”到“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共赢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三届中国—中东欧论坛”,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东欧11国以及
该报告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报告意在将沿线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从产业梯度分析、贸易依存度及互补性等视角,透视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和产能合作的可能性,探索“一带一路”实施的理论基础。报告的突出特点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项数据信息,通过五通指数,对各国的投资规模、导向及
本书是对家中有特殊儿童的全面关注,将特殊教育包容进家庭的日常生活、父母的职业需求、社会的特别支持等等。
本书记录了2017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举措,以及其地位的提升。
本书作者多年致力于金融修道研究,希望国人在传统的金融分析领域,不但做到内存性,还能做到**性,**西方的金融领域,实现中国金融强国的愿景。
本书围绕“如何改善证券分析师的监管效率”这个重要问题展开。
本书主要介绍了海淀留创园2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成势、深耕、求变、再出发五个篇章,通过对创业园成功孵化的近2000家企业经验的总结,回顾了创业园20年来为海归创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通过众多成功企业与企业家的故事,详尽地描绘了海淀留创园助力海归创业者成功创业的路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海淀留创园砥砺
年志远著的《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研究》由四篇构成。第一篇——WT0条件与经济安全,主要内容:WTO条件下我国贸易安全研究、WT0条件下我国产业安全研究、WT0条件下我国金融安全研究、WT0条件下我国经济安全专论;第二篇——金融市场与金融结构,主要内容:金融市场创新影响金融结构变迁研究综述、吉林省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市场演化
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转变的体制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以对“机会边缘化”的消除和对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扶助为基点和切点,思考在“加快转变”上具有现实实践基础且能凝聚社会人力的真正共识,勾画包容性转变的核心价值取向,谋划由“转变”走向“包容性转变”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因素。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多维理路研究——制度、机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