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人类文化的教练。本著在继承中国心象理论与西方心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心理学、艺术学等理论,汲取现代符号哲学与美学研究的新思想,开创性地梳理出“心体符号”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逻辑形态,初步勾勒出它的本质特征、操作规律与内部修辞,并在符号化心体实践中,力求描绘心体符号的现代性应用图景。
《不同维数时空和生命的美》提出了一个新的物质范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提出这么多新鲜观点,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在对生命问题的探讨,独辟蹊径,意义重大。难能可贵的是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时空观,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李渔生平及《闲情偶寄》产生的时代背景;李渔所涉及的造物活动及其同时代的造物艺术;李渔造物思想的自然观;李渔造物思想的功能观等。
本书从美学史的角度切入,考察中外经典美学理论的主客体之辨,揭示审美活动从主体、客体之纷争到主客体融合和“交互主体性”的历史变迁,阐释视觉隐喻与西方传统思想、后现代思想之间的本体关联。通过阐释海德格尔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和加达默尔对视觉存在论的反思,消解了视觉观看坚守的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优先性,使视觉观看在返诸自身中
本书在对世界美学史进行批判思考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古代美学精华和西方*美学成就,按照当代学科体系要求,重新建构美学原理体系。对重要美学难题,如审美的现象分析、美学的基本类型、美的文化模式、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都有新的思考和精论,特别突出了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非西方美学在世界美学中的特色和地位。本书把高深的问题放在具体的审
本书向人们展示了凤凰的起源、沿革及其家族的成员、基本的造型与文化。全书共精选了530余幅凤凰画稿,除一部分传统图稿外,大部分是创新设计稿。主要包括:凤凰的起源来自“图腾”;凤凰在古文献中的记载;商周时期的古拙美;春秋战国的奔放美等。
这不是一本“象牙塔”中刻板的西方美学简史,更不是一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知识杂烩,妙趣横生的字里行间充斥的是鲜活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和一以贯之的美学原则,美学、哲学、文学、艺术在整体的框架和线索中相互解说、彼此对照,共同诠释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西方美学发展历程。
《公关形象与礼仪修养:高雅与靓丽·女士篇》解说的是女士应具备的公关形象与礼仪修养。每一位女士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情操高尚、格调优雅而又靓丽之人。既不是昂首望天的孤傲者,也不是卑微琐屑的街妇,而是具有“高雅”之风与“靓丽”之气的现代女性。《公关形象与礼仪修养:高雅与靓丽·女士篇》与《潇洒与风流·先生篇》互为姊妹篇,具有较强
《公关形象与礼仪修养潇洒与风流·先生篇》从“先生”称谓的渊源与当代含义说起,着重介绍了先生的内在修炼与外在塑造,简明地阐述了先生、女士加强修养、改善形象的知识和技巧,介绍了在处理婚恋关系和社交中的原则和方法。
本书对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知识论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美是幻象”的逻辑命题提出关于美的本质、对幻象审美及美学范畴阐释的理论。本书以崭新的视野,对我国当代美学和西方代表性美学观给予切要提引,在融合中西美学构成的基础上,对美的本质问题提出新的命题和阐释,并将之引申到审美领域,结合具体的审美经验与实践问题,提示其理论实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