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087)的研究成果。 全书关注的研究对象群体为因父母不能正常履行监护责任,而接受福利资助集中养育的孤儿学生,研究中心思想围绕如何开展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展
本书基于新的政策环境和改革发展要求,力图在理论挖掘中明确教育学领域新文科建设是什么,在学科专业调整和课程教学改进中回答教育学领域新文科建设怎么办,以从古至今理论的系统认识指引专业方向调整,以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调整指引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书稿共分七章,分别阐述了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框架、OBE理念下培养目标更新、
学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为什么个体会被学习所激发感兴趣,即个体的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动机的概念涵盖了个体行为、认知、社会性、环境、文化以及神经机制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下,中国学生如何学习也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此研究从人本主义视角
这是一本专为男孩打造的成长指南。本书涵盖健康知识、安全教育、品格养成、情绪管理、习惯培养等内容,通过生动的漫画展现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书中搭配实用的小提示,引导男孩认识自己的独特之处,成为勇于担当、坚强独立、乐观友善的人,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根据传播中医药文化要从娃娃抓起的相关精神,我们编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知识启蒙系列系列教材之《中医药文化知识少儿读物(全4册)》向少年儿童集中展示了中医药的历史、理论、方法和作用,将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融于一体,潜移默化中帮助少年儿童了解中医、认识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活跃而重要的因素,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书共包括上篇: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研究、中篇:教学标兵教学方法实践与案例以及下篇:教学方法改革与前景展望三个部分,通过对教学标兵优秀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归纳和梳理,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
实习是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知行合一的认知与社会活动,实习不仅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踏入社会与劳动就业的第一步,实习的价值与作用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实习制度创新研究(编号BJA190101)的最终成果,相对全面地论述了实习制度,包括实习类型化、实习契约制度
《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第2版,融媒体版)》以《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为指导,根据《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要求,以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为基础,紧紧围绕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任务,详细阐述了积极自我建设、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
《晚清民国期刊中的美育史料整理与研究(19001949)》从期刊媒介入手,选择1900年至1949年晚清民国期刊为研究载体,在文献学层面对美育史料尽可能进行整体性梳理还原,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和提炼此阶段的美育史料文献所展示中国近现代美育的一些规律性发展趋势,同时深入探讨期刊媒介与空间、时间的结合,全面展现了一幅丰富
本书主要在政治性、严谨性、梯度性、科学性上进行把控、调整,在文字细节、体例统一、行文的科学严谨性等问题上进行了加工,符合出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