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
《海上之路》,是柳田国男晚年*重要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柳田提出了一个假说:日本人的祖先*早生活于中国的江南地区,开始是偶然的漂流,之后发展成为计划性的人口移动,为了寻找更佳的生活空间,携带着稻种,沿着一条由海岛构成的海上之路一路北上,*终来到日本列岛,成为了*初的日本人。本书赋予了冲绳地区以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书,以众多苏联解秘档案(即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以及战争斯间斯大林、*、金日成之间的来往电报、会议记录等)为依据,客观形象地披露出大量中、苏、朝三国领导层对朝鲜战争一系列决策的来龙去脉。还通过对众多战争亲历者的采访,揭示出战争的惨烈,带来的伤害,歌颂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怕艰苦,浴血战斗的崇高精神
从1978年1月7日至1979年2月10日的四百天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伊朗伊斯兰革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伊朗内部社会各阶层不同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外部势力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展现了伊朗君主专制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本书作者是伊朗问题专家,一直致力与伊朗现代化
《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杂纂》原为《论考》内单篇论文的集结,展现了宫崎对于亚洲史的全方位研究,其中包含《杂录》《余白录》《书评》等。现经整合,《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杂纂》包含以下篇章: 1.《亚洲史论考》上卷前言; 2.《亚洲史论考》中卷前言; 3.《亚洲史论考》下卷前言; 4.杂纂; 5.跋; 6.附录:砺波护《亚洲史论考
《日本全史》全书共二十四篇。第一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统治时期到明治维新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印度通史》全书共二十七篇。一二篇叙述印度名称的由来,地理形势的影响及其史料与民族;第三至十篇,叙述印人的印度时代;第十一至十九篇,叙述回人的印度时代;第二十至二十七篇,叙述英人统治印度的时代。
战国史一直是日本史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涌现了不少以武士大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武士传记。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将研究主体放到武士阶层以外的论著并不多见,而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本书从本愿寺的角度出发,生动细致地展现了长达十年的石山本愿寺之战全貌,并将其纳入信长“天下布武”的战略视角予以考察,在日本战国史研究领域一石激起
在日本文化史中,通过贸易到日本的“舶来品”——“唐物”,占据着8世纪至近世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位置。从正仓院的王朝宝物、《枕草子》《源氏物语》中的宫廷*侈品、武士时代的舶载品,到江户时代市井嗜尚的唐物屋,本书细致还原文献及传世美术品中的唐物世界,追溯往世唐物的繁华与盛世,分析日本文化中的汉文化与外来因子,
本书叙述了印度的独立运动的历程。1.紧扣2011年3月*关于学点历史的讲话,丛书名定位为“学点世界历史”,力争有影响人物题字题词或作序。2.世界历史丛书共36册,选取了世界古代到世界现代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重大的标志性事件,集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专题于一体,地域上包括欧、美、亚、非几个大洲。这36卷本之间既互有联系,又可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