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四谛”一一解说,不仅涵盖小乘佛教的重要义理,亦含有大乘佛教的见解。主要内容包括:色相品、色名品、根假名品、根无知品、立无数品、无相应品、识暂住品、识无住品等。
本书包含布施度无极章、戒度无极章、忍辱度无极章、精进度无极章、禅度无极章、明度无极章。前五章前面皆有序言,概论佛教教义,共收佛经九十一篇。
锦江禅灯是禅宗史上第一本以区域为中心梳理禅宗发展脉络的佛教论著,汇集巴蜀地区历代禅师、高僧、神僧、护法居士等的生平、机锋、语录资料,对于今天研究西南禅宗史、中国佛教史等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后世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
李叔同与丰子恺都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文化界大师级人物,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中国很多读者所追捧。本书以及其流畅的文笔,细致描述二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对二者师徒之间不俗的互动关系予以重墨浓彩,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作者想象崎岖,文笔细腻,尤其善于从细微之处发掘人物内在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临济宗作为禅门五宗中流传时间*长的一支,深刻影响着禅学的发展。也因其推崇独特的日常禅,而被认为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为密切的一个禅学流派。 古往今来,《临济录》都是作为临济宗禅僧的精神支柱而传承发展着,本书是研究《临济录》的专著,也是认识、了解临济宗的必要读物。 作者西村惠信希望以《临济录》为切入点,系统地讲述了《临济录
清末以来,由于各地官绅大肆征用各类庙产,佛教与国家关系逐渐紧张。民国建立后,各地僧人根据《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采取社团运作的合法手段,与北洋政府进行了激烈博弈,迫使当局就佛教社团的性质与权利义务、佛教寺产的所有权归属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逐渐形成《寺院管理暂行规则》(1913)、《管理寺庙条例》(1915)及《修正管理
中论又称中观根本慧论,集佛陀二转般若法轮之精华于一体。该论阐述了缘起性空的深义,揭示了生死解脱的根本,为三乘共遵之法门。本书是17世纪的麦彭仁波切为《中论》所造之注释。麦彭仁波切是藏传佛教大成就者,一千多年前莲花生大士授记他为“弘扬大圆满的太阳”,雪域藏地诸教派共称他是文殊菩萨化身。若能潜心研读本书,会对通达般若空性有
本书作者以浅显的文字,将枯燥又繁琐的戒律内容,配上与时俱进的观念,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本书的特点是兼容通俗、研究、实用三个方面,旁征博引各部律典及古德注疏等资料,将戒律学上各种主要的问题做介绍与疏导。本书除式叉摩尼戒及具足戒之外,其余各戒,皆录有受戒的仪轨,并且是切实简明、适应于普遍需要的受戒仪轨,以便读者明了。
本书是三论宗重要依据之经典。其分立十二门以发挥大乘空观,为《中论》之纲要。十二门为:观因缘门、观有果无果门、观缘门、观相门、观有相无相门、观一界门、观有无门、观性门、观因果门、观作者门、观三时门、观生门。如果要了解大乘佛教,了解在般若经典基础上发展的大乘空宗系统,了解中观学派和中国三论宗,就必须了解《十二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