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部是高质量的西方哲学研究论文集,本卷为□0□1年冬季卷。本书按照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新书研讨专栏。本书为国内目前研究西方哲学的比较高端的学术著作,所阐释的内容均具有相当的深度和理论价值,为读者展现了当代国内外西方哲学学者的前沿研究思想。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以凶猛海兽利维坦喻指君主政体的国家。国家,即伟大的利维坦,是一个人工模造的人,主权是它的灵魂,官员是它的关节,奖惩是它的神经,财富是它的实力,安全是它的事业,顾问是它的记忆,公平与法律是它的理智,稳定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则预示着它正在开始死亡。 第1部分,《利维坦》使政治哲学得到了全
本书是洪谦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45年5月。20世纪40年代是洪谦先生学术上活跃的时期,他系统全面地介绍维也纳学派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洪谦介绍了维也纳学派的科学观、哲学观、科学世界观和内部争斗,分析批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康德的先天论、现象论和精神科学派,马赫的实证派和冯友兰的新理学,为逻辑经验
卡尔·拉纳是20世纪重要的西方天主教思想家,被称为“当代的托马斯·阿奎纳”,其宗教和哲学思想曾产生重要的影响。本书作者在研读原著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对卡尔·拉纳的宗教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及其意义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本论文集围绕着康德哲学中的“义务性”(Verbindlichkeit)概念,针对“道德的义务性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论文集由6篇论文组成,其内容涉及康德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理论哲学和人类学。作者以道德义务性问题在哲学史中的演化为线索,考察了康德“自律原则”的历史背景和语境,突出了了康德讨论道德义务性时的问题意
在这本谈话录中,以赛亚·伯林讲述了他的思想及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其中穿插着许多个人回忆。他谈到了马克思、维柯、赫尔德、赫尔岑等令他着迷并给予他深刻影响的思想家,也谈到了他的诸多挚友,如诺埃尔·安南、W.H.奥登、大卫·塞西尔、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斯蒂芬&midd
列夫·舍斯托夫是苏俄*名哲学家,曾出版三部重要哲学著作:《托尔斯泰与尼采学说中的善(哲学与布道)》(1900),《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悲剧哲学)》(1903),《无根基颂》(1905)。本书系传主女儿(也是哲学研究者)以传主生前与友人的通信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文本为依据,写成的一部详实可靠的研究评传,对于研究舍斯托夫和整
本书呈现的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德国哲学中最首要的主题和最令人着迷的思想家:康德、赫尔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作者把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中的思想家看作自由思想的共同承载者,但并不否认他们之间存在的分歧。作者倾向于强调连续性和一致性,认为如果要有一个真正的人类未来,历史必须恢复本书中所论述的思想家们共同为之设想的“道路”
卡尔?雅斯贝尔斯是德国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在哲学、哲学史、心理学、精神病理学方面都有重大影响。《雅斯贝尔斯传》是他的学生汉斯?萨尼尔撰写。萨尼尔不仅极为熟悉雅斯贝尔斯的生活,而且也了解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研究专家。他为雅斯贝尔斯撰写的这本传记出版于1970年,出版后在德国一直是常销的图书品种。在这本传记中
《理解海德格尔》是对海德格尔复杂艰涩的全集作品的全新解读。本书论述清晰,严谨地植根于海德格尔的全部著作,论证了其思想的严格统一,提出了三个主要论点:海德格尔的工作从始至终都是现象学的;存在意指事物在人类关切的世界中的意义显现;使这种可理知性得以可能的是人的实存论结构,即开抛或本有的澄明之境。希恩为过去半个世纪主导海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