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享年88岁。他自幼好学,12岁即能吟诗作赋,被誉为神童。柳公权为人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官至太子少师,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曾以“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谏言兼为书诀而被广为引用。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
《大楷名文名篇:毛泽东》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王羲之,晋朝人,字逸少。初为秘书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永和中期称病去官。王羲之书法初学卫夫人,后来改变初学,正书师钟繇(151-230),草书学张芝(约卒於192),又遍习蔡邕(133-192)、梁鵠(活动于二世纪后半)、张昶(卒于206)等书,并且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最后终至推陈出新。一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南北各家之长。其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具体而言,其用笔斩截刻厉,却圆浑淳厚,文质彬彬;字形颀长挺拔,但布白谨严,内紧外松;章法规矩齐整,又前呼后应,顾盼生姿;整体从容不迫,气息端整安详。《楷书技法宝典: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包括书家
《李铁映书:庄子·逍遥游》是一本中国古代汉字书法集,同时包括每一句的译文。让您欣赏书法的同时很轻松的理解所写汉字的意思。
《李铁映书(套装2册)》不分章节,所写的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包括《老子·道德经》和《庄子·逍遥游》。
《刘炳森行草作品选》的作者在艺术创作上,刻苦钻研,勤奋耕耘,取得了卓越成就。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境界,为中国书坛和世界各国艺术界人士所熟悉和称道,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以隶书、楷书著称于世,兼善行草。他的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形成了墨色酣畅,线条凝厚,结体严谨,工稳俊丽,飘逸开张,大气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本集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盒装第二集,共20册。 1.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王羲之墨迹选 2.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王献之墨迹选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浙江安吉人,原名俊,又名俊卿,中年更字昌硕,又字仓硕,别号缶卢、苦铁等,六十九岁后以字行。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的书法、篆刻、绘画艺术大师,他在诗、书、昼、印诸多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并上下古今广收博采,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面貌。他是『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少时受其父熏
赵孟頫书法初学宋高宗,中年则学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后又学李北海、柳公权等。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学习的方式,肯定了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以『复古』的思想和实践,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轻法度的巨大缺陷,使书法发展迈入一条较为健康的轨道。而他的书法思想、风格,不仅影晌了整个元代的书法,也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西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