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文字丛书》收录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蒙文分类辞典》(民国十五年北京蒙文书社铅印本)、《新编藏汉小辞典》、《莫话记略》、《武鸣土语》、《西夏番汉合时掌中珠补及西夏民族语言与夏国史料》(民国十九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油印本)等,共六种,影印出版,内容均以民文工具书及相关研究史料为主,大部分史料为民族文字与
《朝鲜语词汇便览1》,作为语言手段,朝鲜语具有能够精确而细腻地表述思想感情的特点。本书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因发音相似而容易混淆的代表性词汇,通过具体例子分清词汇之间的异同及用法。目的在于指导使用朝鲜语的人正确理解词汇的词义和用法,并在语言生活中恰当地使用,充分运用朝鲜语的优越性来表达其思想感情。编辑出版此书,旨在帮助广大的
玛丽玛萨话是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一带自称“玛丽玛萨”的族群的语言,系属上属于纳西语东部方言。本书基于作者2011年以来田野调查收集的第一手材料,描写玛丽玛萨话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系统。语音方面包括音节结构、音位分析、语流音变规律;词法方面包括词的结构类型、词类、构词法;句法方面包括语序、名词的语法范畴及标记、动词的语法范畴
《朝鲜语词汇便览3》延边教育出版社图书期刊中心编。本书收集了5000多个日常语言生活中最常用的朝鲜语同音异义词,按照发音和标记分成3300多项目。并注释词性和基本词义,举了简单、明确的例句便于理解和运用。本书将重点放在了扩大学习和运用范围、引导学生自主、协同、探索性学习上。《朝鲜语词汇便览3》将对提高青少年的语言知识、
《词汇使用便览2》广泛的设定了日常语言生活中使用的反义词,用实例具体解析了词汇,并在下面列出词义相反的词汇。朝鲜语拥有充分的语言手段,复杂的思想和细致的感情都能具体、精密地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能够正确认知这些语言手段的意思,在语言生活实践中正确选用。目前适合全国朝鲜族群众使用的反义词典匮乏。这导致了在日常语言生活与学校教
中外苗族文字史比较研究
本书紧紧围绕“研究”二字做文章,对重要学术理论与科研成果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论述。特别是对本学科未来的展望,必将对今后的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各个“角落”均有涉及。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对我国民族语言情况及70年来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是按语系将我国已发现的所有少数民族
论文集由六章和附录组成,拟收录论文23篇。第一章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第二章藏族格言诗国内外翻译研究历时考察。主要包括“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研究述评”和“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考察(1833-2022)”。第三章藏族格言诗翻译史研究。主要包括藏族格言诗蒙译史、汉译史、英译史、捷译史的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
本书采用了结构语义学的方法,对哈萨克语称谓系统依据它们的语义和功能进行了分类,并采用词汇语义学的语义分析和分类方法,对现代哈萨克语称谓系统进行语义分类和整理术语的分类词汇表。此外,根据词源学的相关理论对哈萨克语称谓系统进行了语源分类和研究。整理与收集了属于不同时代的哈萨克社会称谓语,并对这些社会称谓语进行了描写与分析。
书稿以《中国语音资源保护工程》为背景,以实验语言学手段,通过多年多次实地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使用较为先进的仪器记录东乡语语音系统,并做以归纳、分析,并与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较精准地描写了东乡语的语音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稿由“前言”“绪论”和“元音声学分析”“辅音声学分析”“东乡语音段音位”“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