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1743年—1805年),男,初名琰,因避清仁宗讳,遂以字行,更字顽伯,别号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以及龙山樵长,怀宁(今安徽安庆)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碑学大师,是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他的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
本书以唐代楷书大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视角,讲解了学习书法的四个阶段:从笔画的勾摹到结构关系的分析,再到集字创作以及原帖临摹的积累。详细阐释了在学习《多宝塔碑》时的结字、用笔、章法以及注意事项。书中还讲解了各种主要笔画的写法如横、垂露竖、悬针竖、点、竖钩、横钩、卧钩等。提供了一些集字创作的作品如精诚、顿悟、抱朴、雅集
本书为艺术理论类图书。本书共分为九章,从书法文化的曙光起始,历经书法审美体系的建立、发展,直至20世纪的多元化书法,脉络清晰。全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自秦汉至现代书法文化在起源、发展及盛行等阶段所展现的审美变化,深入阐明了书法艺术独特性与文字书写实用性之间的共生关系。
本书经典版(第二版)将中国由汉代至清代的历代书法理论名篇中近300余篇选段逐一重新整编、归类、翻译、注释、索引,并按不同的论述重点进行归纳,方便读者更快地检索,并辅以200余幅图例对照,通过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方式予以整理、呈现,使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高校师生能快速理解中国历代书法理论,并运用于书法实践中。此次再版,作
本教材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培训、社团指导、展览交流、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巧和书法创作水平,提升学生厚德、博识、精艺的人文素养。本教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书法
1
本套图书从敦煌遗书中依据书法风格及书写水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兼顾文献价值和内容的稀见性,按照书体及朝代归类分册,分别是《隋人小楷》《唐人草书》《唐人小楷》,以及一本由散篇残页组成的《敦煌残纸》。每册内容依据年代加以编排。清晰的展现了隋唐书法原作的精神面貌,既可窥见纸张纹理、色泽与墨色的相映,还可以从中一字得法,玩
赵朴初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撷英》是上海博物馆为纪念赵朴初逝世25周年所编写的精装书法作品集。赵朴初在书法上对晋唐宋明时期书法都作了研究,尤致力于宋代苏东坡及魏晋二王。他的学养和高尚的人品和修养使得他的书法饱满奔放、隽秀浑厚、俊拔清新、雄肆凝重。赵朴初一生勤于翰墨,临池不倦,
本书使用甲骨文作为篆刻创作素材,详细讲述甲骨文创作时的要领、技法、章法等,以及如何在篆刻艺术表现形式中体现甲骨文象形性强、线条流畅、简练明了等特征。
当代书法复兴四十多年,以创作与研究为其两翼,以展览与评论为其表征。所以,对当代书法创作、展览与评论之梳理和反思就显得尤为必要,且特具当下性。本书围绕当代书法的创作、展览与评论展开,收录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章近四十篇,分为创作篇、展览篇与评论篇三个部分。创作篇收录了《当代书法创作的前景寻绎》《80后书法群体创作审美取向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