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按照年代顺序介绍了中国绘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内容包括:史前岩画的出现与内涵、早期漆画的出现与演变、盛唐时期绘画的杰出成就、唐代壁画发展到最高峰、开阔多元的南宋画风、明代画坛翘楚争相斗艳、各派纷呈的清代画坛、民间画作与著述的发展等。
《爱名画笔记书·塞尚:苹果即世界》“爱名画笔记书”系列中的一册。19世纪末印象画派巨匠塞尚的传世之作,遇见21世纪现代简约装帧设计,催生出国内首本与塞尚耳鬓厮磨的笔记书。它是笔记本、艺术枕边书和雅致礼品的三位一体,不是简单用于阅读的书,而是用来欣赏和使用的艺术产品。 塞尚被毕加索尊称为“所有人的父亲”,他的目光如精准
苏里科夫、列维坦、莫罗、弗里德里希、蒙克、达利、弗洛伊德、怀斯、霍普、塞冈蒂尼、巴尔蒂斯——这些都是在世界文艺界耳熟能详的画家,作者选取他们的代表作品,从文学和哲思的角度,进行了不局限于美术形式分析的解读,为读者深入了解画之内涵打开了一条通路。
本书系法籍华裔哲学家及艺术评论家高宣扬教授近作,结合其本人30多年在法国的学术考察经验,试图将哲学、艺术、宗教、政治及科学,当成人类生存于世的主要创造性超越活动,通过20世纪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及其不停息的艺术探险游戏,将文本描述、艺术作品评论、创作事件解构以及艺术史重估等方面,灵活交错地展现当代艺术创新冒险的重要
“惜三十年来……所著书达五十余册,竟无一本能过于此者,悲夫。”这是陈传席先生在本版《六朝画论研究》的序中自叹,可见这本书在陈先生的心目中之地位。本书由八篇研究六朝画论的论文和八篇对六朝著名画论的标点、注译组成。八篇论文为:《重评顾恺之及其画论》《宗炳画山水序研究》《王微叙画研究》《论中国画之韵》《谢赫与古画品录的几个问
中国人进到西方博物馆,会看见什么,想到什么?中国人习惯或擅长山水画,书法以及篆刻;那么,当他们看见天使,看见圣母或钉在十字架上的圣子,会怎么想?以这样的问题为契机,站在历史、艺术与文学的交汇点上,佳玥(ChristineCayole)与吴泓缈以交谈的方式进行探讨。对话涉及到三十多幅西方名画,从乔托到毕加索,从伦勃朗到委
《女人四书》是《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女人与女红》四本女性主题图文书的合辑。四本书汇集数百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分别从女性的阅读之美与危险性、女作家的生活困境与奋斗、佩戴珍珠饰品的女性之美、做女红与女性的贤良淑德等方面展现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套品相端庄又引人深思的美丽图书。
《当代社科研究文库:绘事卮言》辑录了作者曾希圣二十余年来的代表性文论,话题涉及绘画、艺术史、美术教育、画家评论等,作者经由过往历程来反观自我并省思人生,突现出地缘语境对其艺术视阈的纠缠和影响,多数篇章出自作者对区域人文生态和身边艺术家的关注与述评,充分彰显了著述者作为画家和教师的责任与良知。
《中国画廊(第13辑)》推介了在当代中国画领域颇有影响的十一位画家,其中人物画家三位,山水画家四位,花鸟画家四位。在当代人物画坛,高旭奇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貌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近年已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他的独特不是指他具有一种固定题材和画风而鹤立鸡群,是指他虽然以中国人物画为主攻,却以极其多产而又风格多变的广泛题材的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的专著,全书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在基础篇中,简单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历史,它与荣格、佛教的关系后,重点介绍如何绘画曼陀罗及怎样分析曼陀罗作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画方式及分析思路,作品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专业篇适合那些希望借助曼陀罗绘画进行深度自我分析的读者或打算把曼陀罗运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