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平均主义被打破、社会资源分配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初次分配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各阶层收入差距已经拉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初次分配环节,劳动收入分配率(份额)比重持续下降,由1996年的53.26%降至2010年的45.01%,有的年份甚至不
本书以政府规制、社会调节与工商业变迁为主题,集中收录了历次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有关政府干预、社会调节特别是市场调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政府规制和社会调节下工商业变迁的论文,并收录了其他相关文章,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政府和社会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相互不可替代的不同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了解到近代中国工商业的艰难
在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对内强化经济自由化、对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东亚经济体之间形成了东亚生产网络。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东亚生产网络正在分工和布局上发生调整,其内部成员的经济也不断转型。本书基于东亚生产网络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内部产业升级存在的利与弊,并借此分析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内的
本书基于大量经济数据,对2017年民营经济发展与民间投资进行了描述及分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民营经济状况,对于解决我国民营经济取得成就、存在问题及发展选择对相关决策及民营企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以构建西部地区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低碳增长模式为切入点,以西部地区低碳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目标,全面论述了低碳社会建设理念及科技政策进展;综合分析了低碳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趋势、低碳社会的研究进展及低碳发展关注的主要科技和政策问题;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低碳社会建设的实践进展,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同时
本书是作者在陕西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工作期间承担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2016-2017专项课题《以色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与前景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适逢中以建交25周年,本书是学术界第一本具体关于以色列和“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专门著作。本书分为五章,紧扣中以关系发展和“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从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到欧洲的广大地理空间,沿线地缘情况复杂、大国利益交汇、社会生态各异。而中亚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区域,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中心”地区。可以预见,“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互联互通建设,在带动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客观评估面对的风险和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8)》 国家信息中心组织编写,经济预测部专家团队倾力奉献
资源优化配置论
2017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