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义和周新月合著的《吴门篆刻史研究》,是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吴门篆刻发展历史的专著,书中阐明了吴门篆刻的发展与文人画的关系。中国文人画的成熟,表现在诗、书、画、印一体上。文人画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中国文人确认和彰显文人身份的成系列的艺术特征。本书以有影响的吴门篆刻家或篆刻活动为主线,以吴门的政治经济、
《硬笔行书速成歌诀》从基础笔画形态及书写技巧到笔画放开,以至字形结体,完全用口诀表达,即便于记忆,又有助于应用,从横画的顿笔开始,既能掌握运腕运作,又能控制笔画的轻重快慢,对掌握行书的书写节奏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硬笔行书速成歌诀》由李国钟编著。
技法与临创:柳公权《玄秘塔碑》楷书精要精练
《胆巴碑技法与临创》,以赵孟頫《胆巴碑》为临习范本。《胆;巴碑》字体骨架劲挺,风姿流动,变化丰富,方圆并用,撇捺展放,:结体宽绰秀美,笔顺灵活,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婀娜中含刚劲,流畅中显沉稳。历来被选为学习“赵体”‘的绝佳范本。 本帖将所有的范字还原成墨迹,使其更接近书法大师的真迹,同时适度放大和在笔画中用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和书法爱好者能尽快掌握和提高书写技法。本丛书的范字选自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赵孟頫的《胆巴碑》、《妙严寺记》,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米芾的《蜀素帖》,以及汉隶《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这些经典的作品最能
技法与临创:汉隶《曹全碑》精要精练
本次展览书法、篆刻参展作品总共151件,大陆方参展作品101件,其中书法作品60件,篆刻作品41件;台湾方参展作品50件,其中书法作品30件,篆刻作品20件。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数千年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涵深厚。而儒家思想作为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为深远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璀璨的光芒照射着古人,也
《此经本出于西明寺。柳自谓备有钟、王、欧、虞、陆(柬之)之体。今才其书,诚为绝艺万可贵也。》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书学麈谈》主要内容包括:隶变——张公者对话鲍贤伦、学院派与书法学科建设——张公者对话陈振濂、书法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张公者对话丛文俊、关于文化书法与当前书法若干问题的讨论——张公者对话王岳川等。
《蜀素帖》也称《拟古诗帖》。米芾书。书写在产自四川织有乌丝栏的绢素上,故名。款署书于元祐三年(1088)。《平生壮观》载:卷高八寸,横八尺余,共七十一行,计五百五十六字。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结体偏纵长倾侧,表现灵动,落笔处绝无垂珠滴露。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书风完全显露出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