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种,是当代著名作家关仁山的散文集,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家对童年生活的回顾,第二部分是乡村生活与大自然的呼唤,第三部分由生物写到人情,第四部分书写故乡唐山的地震与灾后重建,第五部分是对女性的赞美,第六部分偏重游记,书写自然风光,第七部分是创作谈及作家自身与书的机缘。整部集子体现了作
本书是作者游历列国并对所见所闻的具体记载,全书文笔优美,叙述生动,以作者个人的视角,亲身感受行文,可读性极强,可饱读者的眼福,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大千世界。作者对世界25国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大审视、大汇集。读者可以与作者心灵相通、纵览世界、感悟自然,领会历史文化的精华,与作者一起经历一次旅行。从荷
《父恩》这本书是一部亲情散文集。作品的特质在于其“情理并重”的书写,并将一个传统的题材写出了新意。在表现“私情”方面,作者并不局限于书写美好的记忆,而是更多客观地表现了以父亲为代表的一代人的苦难与无奈,甚至用大量的笔触变现父辈的局限甚至不堪。文章写“私情”又旨在探索和表达某种“公义”,以表现一代人境遇的“点滴”上深入触
本书为文汇报“笔会”副刊的年度作品结集。编辑部从2023年发表的文章中精选47篇,按内容编为六辑,记录阅读心得,追忆人物往事,寻找艺文活动中的点滴趣味,珍惜日常生活里的吉光片羽。作者多为华语散文界的名家高手,也有九零后的文坛新秀,作品见报后的社会反响也极佳。笔会是中国报纸的老牌副刊,文汇报的第一品牌,此番优中选优,将散
《草原现代时》主要特点是抓住“现代”二字,描写草原在今天这个大时代的传承和变化,既不沉迷于末日感叹,也不粉饰生活。把草原人真实的现代生活展现出来。本书采用经典地理类文章写作方式,通过对具体的牧民的访问,体现相关地区的牧民的生存状况。全书分为6个大章,从宏观至具体,从自然景观至经济生活,从文化现象至柴米油盐,逐步刨析牧区
至2023年,《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已历77年,本书编者延续一年一度的传统,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在“夜光杯”微信公众号等各渠道广受欢迎的佳作中,精选出77篇文章,集结成本书。从“晨读”“夜读”,到“封面人物”“文艺评论”;从聚焦当下的纪实,到回眸往事的记忆,再到记录历史的珍档……“夜光杯”的内容包罗万
本书所选古文,从先秦到近代,内容既有诸子百家之言,如《老子》《庄子》等篇章,也有史传篇目;既有脍炙人口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也有历代学者名家的精彩论断。全书共89篇文言文。书中古文言简意丰,有古人充满哲理的对话记录、朋友间寄思怀远的感情抒发,有古代名家对历史、人生、艺术的思考感悟,还有长辈的谆谆教诲,篇幅长短不一,读来朗朗
本书内容包括:老街、仰望长安、八百里乡秋、回望故乡、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世间最温暖的归途、门前的池塘、同里的桨声、霍泉水长流、古井、我的童年、余生多怀念等。
本书为个人作品集,包括散文、文艺评论、诗歌三部分,是一部作品的集合,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滑过的感怀、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赞美、对身边景物的触动、、对亲人朋友的深情记忆、对生活的土地的热爱,作者用她独特的视角、独立的语言,看向身边的世界,以真诚的文字记录着人生百态。本书语言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作者沉思存在之真相,重建日常生
本书收《视察豫陕古迹记》《徐州半日》《长安寿塔》《访查云冈石窟略记》等散文游记,主要记述了作者应当时官方委派,考察陇海线沿线文物保存及发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