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风云剧变,曾国藩在咸丰十年(1860年)出任两江总督。其时,两江总督衙门所在地江宁府(今南京)乃对抗朝廷之太平天国的都城,曾国藩写给皇帝的奏折当时即称天下第一奏折。《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是著名史学作家唐浩明的力作。作者从曾国藩存世的两千余道奏章中精选出四十七折,并对这些奏折的时代背景、相关情事以及它在当时的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收录了《科举废除前新政人才结构透视以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随从人员为例》;《北洋时期基层司法机关的规模与分布》;《北京政府时期学人的修约外交理念研究以英文中外关系著作为中心》;《从陈独秀的“阶级”概念看其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及思想
本书选择101个侧面,图文并茂地讲述了1912年至1928年期间,在中国发生的与国民政府相关的历史事件。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杨善群、刘精诚、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从构成中国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变进程底蕴的本土性知识资源的分析入手,讨论了由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构成的中国现代国家形成及发展的“根本性议程”或“建制议程”如何在19~20世纪的实际演变中跨越了革命、战争和危机等重大事件,最终形成了国家机制中政治控制压倒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的“特质”。本文认为
此书曝光清宫秘藏照片四百余幅,时间跨度为清末至民初,辅之对这些影像的生动讲述以及对清宫藏照的深度解读。以鲜活的图像,独到的文字,向人们全方位立体展现了清王朝,抑或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社会在历史长河中没落的倒影。 书中收入的清宫秘藏照片非常珍贵,蕴含的文献价值就不可估量;它们留下了清末帝后、宫殿、民生等各方面珍贵的信息。从
汉学作为既定的概念,清末已经走入死角。但是其考据方法,以及效法古文经师从小学入手,说经不流于空疏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却在后世学人中引起共鸣。民国时期,是否谙熟清代汉学家们的考据方法,甚至成为学术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学术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晚清汉学研究是中国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作为乾嘉汉学的延续,晚清汉学有其自身
《微观记录:1840——1949》内容杂而不乱,系笔者多年读书所得。或出自当事人的回忆,或出自正史记载,或出自野史杂谈,皆言之有据,并无一丝杜撰。紧紧围绕近代中国展开,从微观视角对这一时期进行尝试性解读,力图将难以触摸的历史重新展现出来,以期引发我们的共同思考——究竟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