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霍雨浩与和菜头继续伪装身份进入地下交易市场参加魂导师精英大赛。这次比赛不仅考验制作魂导器的能力,还考验魂导师的综合实力。因为这次的擂台对抗除了可以使用自己制作的魂导器,还可以使用魂技。霍雨浩还从晨安口中得知,最后的总决赛也是这种形式,并且冠军奖励是九级魂导器。
本书从“东方绘画”的概念、地位和特征入手,对代表东方绘画的三大画体——中国的文人画、日本的浮世绘和印度的细密画,在表现主题、创作手法与传统、历史发展均作出概要而精炼的介绍,重点阐述了三大画体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传统,比较了三大画体的异与同,得出中国绘画最能代表东方绘画审美特性这一结论。
本书主要内容为崔嘉宝书写《书谱》,原卷为50米,虽为草书,但把章草的笔法融在其中。辅以文章《月出天涯星列河汉》。
《元桢墓志铭》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现保存在西安碑林。它的碑刻文字古拙雄奇,饱含着生机和力量。用笔大起大落,且多变化;结体中间紧密,外部舒展,既严谨又潇洒;布局井然有序,气韵浑然一体。
《元羽墓志铭》刻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2003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墓石字体优美,刻工精细,凝练端整,其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苍劲不足张猛龙碑而凝练端整足以并驾,具有北朝粗犷之风。
北魏《元怀墓志铭》,无首题。青石质,共十六行,满行二十字。志石完好,字迹清晰,现藏河南省博物馆。该志笔法秀劲圆润,字法宽博端庄,章法疏朗有致。特别是端庄而灵动的意态,使其成为魏楷中之佼佼者。
《司马悦墓志》存于孟县文化馆。该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511年)二月十五日,首题“魏故持节督豫州诸军事讨虏将军渔阳县开国子豫州剌史司马悦墓志”,为北魏墓志书法鼎盛时期的作品。观之俊逸拙雅、工整精美,字藏雄峻之风,满纸浩然正气,是学习北魏楷书的绝佳范本。
《穆亮墓志》刻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碑文书法具有十分鲜明的魏体特征:书体多用方笔,棱角森挺,结构紧密,起笔落笔平整有力,刀削斧凿之势鲜明。《穆亮墓志》书法俊美挺劲,笔划壮实,结体谨严,形态多呈方形,气势稳健大度,骨力收含,为北魏墓志前期厚重盛大书风的又一种表现。是学习魏碑的不二范本。
《李璧墓志铭》,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刻。《李璧墓志铭》书法雄强茂密,独树一帜。杨震方《碑帖叙录》评日: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而兼有《司马景和》之纵逸,是学习北魏楷书的绝佳范本。
《元瑛墓志铭》,又名《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铭》,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刊刻,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此墓志为洛阳出土的世俗墓志,书法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属于从隶到楷过渡性的“魏碑式”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