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未来九大趋势,全书共由5章内容组成。 首先,作者在序章中对预测未来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并尽量以简洁的方式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第1章汇总了世界各国关于未来的研究,按照地域、年代等进行分类,在整理的基础上加以阐释。第2章精选世界各地、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著作,通过对比阅读,探寻专家们
本书基于全球化发展的新现实,梳理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脉络,揭示了西方政治现实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中国应对新全球化的创新性理论,是融合儒家思想的新现实政治原则,并据此分析了一带一路,提出中美共建一带一路之策略。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证篇。理论篇简要梳理了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循环和经济增长思想方面的发展脉络,意图折射出投入产出理论形成的历史定位和理论价值。实证篇主要针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我国经济循环和增长情况,围绕主导产业演进与技术升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区域经济联动与产业转移这三大关系展开实证分析,
《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构建一个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的FCPP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地探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行为、技术创新过程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的研究,丰富和补充了技术创新与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5)》梳理了2014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低碳经济顶层设计与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总结了低碳经济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综述了国内和国际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5)》继续了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数据积累与分析工作,对2014年国内和国
《中国经济史评论》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主办。本期是2018年年刊,《中国经济史评论》发表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的论文,中外经济史论著评论与国外经济史理论评介,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因此,本集刊鼓励经济史学者在研究中挖掘新资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
入世后,“中国制造”开始走向全球各地,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约束,效率与公平不能兼顾的矛盾,城乡之间差别和地区之间差距,以及处于低端产业链和缺乏高端制造的困境。诸如此类问题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师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重大纪念日子来临之际,对中国改革的重大成果“温州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再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现实意义。《温州模式再研究》一书,汇集了作者亲历亲为的翔实资料,并进行了
《中葡经贸合作蓝皮书: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17-2018)》是由***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联合策划,澳门及内地学者参与研制的我国第一部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与发展的专题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综合分析和评价近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特征与问题,澳门特区作为“中国与葡语
《2018版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17~2018)》详述了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以来,法国政坛的变化以及总统大选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影响,介绍了2017年法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的情况;从法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法国的人工战略、法国产业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几方面分析了目前的法国经济情况;分析了多重危机下的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