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部非洲近现代史上,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活跃于南非的英国资本家兼政客塞西尔?罗得斯是一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历史人物。本书立足于演讲稿、书信、档案、传记等原始资料,以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塞西尔?罗得斯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历程及其对南部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态产生的诸般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究。
在欧洲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是一部激烈、漫长而且曲折离奇的历史。英国和法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塑造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乔纳森·萨姆欣教授的这部巨著以宏大的视角、丰富的细节为世人展示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百年战争》这部巨著共有五卷,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前四卷,本书为*卷。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 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
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欧洲统治阶级陷入焦虑和政治妄想中。君主和大臣们担心发生叛乱,他们相信自己处在危险之中。一时间,欧洲各地风声鹤唳,统治者对一切真的和臆想出来的威胁与叛乱进行反击,使用秘密警察镇压平民百姓。 这些类似于孔飞力笔下的叫魂事件引发了各地民众的骚动,欧洲君主们的捕风捉影加速了王朝的崩溃。*终,幻影恐惧变成了现实。
本书是由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组织编写的第二部系统介绍俄罗斯学在中国的起始和发展历程,以及其研究现状的文集。参与本书撰写的单位囊括了国内开展俄语教学和俄罗斯学研究的主要机构、大学和智库。本书第二辑更多着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其各个研究室,以及其出版的学术期刊,当然,也有关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武汉大学及其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滞的时代,揭示着种种成就的虚幻。为着荣耀,王公贵族通过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维也纳会议平复局势,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 这是欧洲浪潮涌动、创造力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荣誉,而在19世纪,人们越来越看重权力。 旧制度崩塌后,种种力量都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点付
中世纪时,居住在西欧的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同世界里,那是一个信仰共同体,一个关于欧洲团结的伟大规划,发展的时间**千年。然而,在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烟消云散,只留下了一点迷梦,取而代之的,是新诞生的地理实体“欧洲”。1517年,马丁?路德向罗马天主教会宣战,统一表象下的不安分因素爆发出来,将欧洲
靠着记忆,我们将过往和当下连接起来。然而,义愤、羞愧、私利、责任……都可能在有意无意间重构、扭曲记忆。记忆若要可靠,就需经受历史的严格检验。 从1933年到1945年,第三帝国的野心造成人间地狱,将世界拖入无底深渊。纳粹垮台七十年后,历史与记忆纠缠在一起。人们试图为不可思议的疯狂找到解释。
本书以法国文化和甜点的密切关联为线索,追溯法国的历史,涉及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等的发展。通过古代朴素的法国点心,可以看到古代和中世纪初期,凯尔特人和法兰克人相继在法国这片土地上生存斗争。公元1000年之后,真正的法国历史拉开序幕,从国王和贵族统治,王权覆盖法国全境,到资产阶级成为主角,之后法国民众成为主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