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中国书法必须先了解文房四宝。所谓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这四件中国文人书房中的四件宝贝。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优。那么我们在书写时应该怎么选择呢?笔:笔的种类很多。根据制笔的兽毛分为紫毫、狼毫、羊毫和兼毫等。羊毫软,紫毫和狼毫硬,而将这两类动物的兽毛杂在一起制成的笔称为兼毫。朋
柳公权(778-865)唐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法,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骨力道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来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送梨帖题跋》。
赵孟頫(1254-1322)元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署孟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道丽,人称“赵体”。擅画。主张“作
本书精选青田、寿山、昌化、巴林等上佳石材,以上海世界博览会190余个参展国的国名为印文内容,邀请了60余位西泠印社的篆刻家奏刀成印,创作出190余方印章,并以边款略作介绍。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作品集
中国书法,犹如一道跨越时空的宽广长河,携带着丰厚的华夏文化积淀,从三千多年前一路流来。从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取义,发展到汉隶、魏晋行草和唐楷的抽象概括,书法家依靠灵活的笔触、自由的线条、多变的间架、生动的章法,传达出各种气韵、情感,从而形成了变化无穷的中国书法艺术。《翰墨春秋:百位老书法家作品展作品集》中作品集中展现了中
《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以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于1975年为会见日本书法代表团精心创作的《中日友好诗书法手卷》为主,兼收林老书写的其他作品汇集成册,同时刊载了我国著名书法家、评论家、鉴赏家从美学、史学等角度对林老作品的解析与评论,对进一步推动林散之研究的深入,促进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邓石如书法编年图目(套装上下册)》以收录邓石如书法作品为主,兼及款识、题跋、质地、尺幅、作品藏处、数据来源等,以备读者参考。《邓石如书法编年图目(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二卷。上卷收录邓石如有纪年书法作品,下卷收录邓石如无纪年书法、篆刻作品及附编。上卷收录书法作品以邓石如年龄为序,系以干支、公元、建元。作品凡有纪年、
甲骨文书法大字典
汉魏碑帖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