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本书主要内容有:隶书的起源与发展、隶书的书写、隶书的章法、临摹与创作、历代隶书技法、隶书史略、录书名家。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汉字书写教程》阐明了学习汉字书写的意义、方法和过程;介绍了汉字书写学习的必要工具,学习“三笔字”的方法,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以及运笔技法,附录部分还详细介绍了有关汉字书写应该掌握的知识。书中配有数百幅相关插图,特别是大量的名作配图,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技法训练相结合
《中国法书全集》隋唐五代卷收录了隋唐、五代重要书法家的代表作品,收录范围涉及海内外的各大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此外隋唐五代卷还收录了敦煌遗书具有重要书法艺术价值的作品,对了解、学习、研究隋唐五代的书法,亦是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
宋元以来的书法,基本是以帖学为主流,明朝也沿袭下来,并继续发展。在前期、中期、晚期各个不同阶段,口王现出不同的风貌,也涌现出众多的书法名家。《中国法书全集》明代卷共收入了四百余位书家的六百余件作品。虽然数量如此之大,但仍不免挂一漏万。尽管如此,明代书法的发展脉络清晰叮循。明初有「一宋二沈」,台阁体大行其道;明中期吴门书
书法作为世界上独有的审美现象,其黑、白之间所营造出的神奇艺术之境,让人们像宗教徒一样虔诚的去追求,《书归何处》就书法与文字、书写、艺术、科学、文化、哲学等之间的关系,试图去做一些解答。特别是“西学东渐”使本来就比较高深、难解,在中国传统中所谓“精英文化”的书法现象变得更为模糊、复杂,以至于当今书坛似乎失去了基本的评判标
《犹太人箴言珍选(中英文字帖)》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上帝的食粮,辑录了耶稣、保罗、斐洛、迈蒙尼德、马丁?布伯、舍斯托夫等犹太圣哲的个人小传及箴言妙语;下篇:思想的盛宴,辑录了斯宾诺莎、爱因斯坦、伯恩斯坦、弗洛伊德、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涂尔干和斯特劳斯等犹太思想大师的生平简历及金言妙语,解读生命、解读历史、解读社会、解
《坚净居丛帖》分临写辑、鉴赏辑、收藏辑三种。本套为临写辑,是启功先生临写古碑帖的墨迹,存有原帖者,原帖则附在先生临写墨迹的后边;这部丛帖的出版,将为读者研究书法艺术和临习碑帖,提供一套珍贵的资料和范本。坚净居是启功先生的齐名,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大师。他的书法根基于中国历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又有
韩嘉祥书秋兴八首
隋代书法承魏晋南北朝遣韵而启大唐风骨,五代书坛继唐之余绪而开宋之新风。隋代智永与五代杨凝式,乃继往开来的两位重要书家,唐之盛与宋之兴,二家功不可没。至若唐之书坛,则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楷如欧、虞、颜、柳,草则颠张醉素,行若平原北海,无不具开创之功。其余名家若陆东之、孙过庭之辈,不可胜数。而以文学名世,落笔超群者,如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