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本书以中国进入新时代对儿童教育、儿童发展提出的明确工作目标和使命任务为出发点,论述新时代·新媒介背景下儿童文学的传播范式的多样性及同儿童教育相结合的价值,提出通过丰富的现代媒介手段,形成与儿童精神成长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从理论到实践研究适应新时代对儿童发展要求的儿童文学的传播范式对
本书以探讨图画书的多角度讲读,如故事、图、文、主题、设计等入手,系统阐述了图画书讲读的理念与原则、艺术与技巧。并以50部中外儿童图画书作品的讲读为鲜活示例,既印证相关理论,实践相关方法,提供相应策略,同时也为家长、教师、儿童阅读工作者的图画书讲读提供有代表性的、有参照和借鉴意义的操作建议,是一本引导广大家长、教师、图画
《文明以止:汲古论坛2019》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度汲古论坛现场发言稿经整理结集而成的一部图书。汲古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其名取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词汲古得修绠,开源引万流,旨在研讨古典文、史、哲、艺相关具体问题,关心跨文化、跨语际和跨学科的议题,了解前沿新知,兼顾
尽管在人类文明中文学的生态根脉可谓历史悠久,但作为具有自觉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学文类却大致发轫于西方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是西方新兴工业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型文学产儿。随着全球生态形势的持续恶化,长期默默无闻的生态文学异军突起,对主流社会生存范式发起了较为全面、深刻,又颇具想象力的回应,并已成为推动社会生态转型的一支重要文化
  严绍?T,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著有《日本的中国学家》《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中国文学在日本》、《日本中国学史稿》等14种专著。发表论文、译文170
讽刺(Satire)并不是重要的文学类型,却是富创造力和挑战性、值得铭记的文学形式之一。著名古典学家与文学批评家吉尔伯特·海厄特将讽刺文学分为独白、戏仿与叙事三种类型,并以此为脉络在西方文学中寻踪讽刺文学的各类范本从古希腊到现当代美国,从阿里斯托芬到欧仁·尤内斯库,从荷马到艾森豪威尔,从贺拉
认知诗学(cognitivepoetics)由以色列学者鲁文·楚尔于1992年首次提出,后在彼得·斯托克维尔(2002)、乔安娜·盖文思和杰拉尔德·斯蒂恩(2002)等人的合力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而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 《多模态认知诗学和实验文学》把备受冷
戏仿理论是对戏仿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分析、评价、总结的各种知识、心想与观念的总和,是对戏仿现象进行学理闹释的人类思维成果。本书主要从戏仿动机论、戏仿方法论、戏仿机制论、戏仿效果论、戏仿价值论等维度来讨论戏仿理论的嬗变轨迹与历史形态,认为戏仿理论既是历史的建构,也是历史的产物;既有历史的嬗变性,也有具体的当下性。本书遵循历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范畴。感物美学是文学艺术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之学,有着深厚的人类学与哲学基础,发展历史极其悠久。选题将中国古代感物美学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文艺美学问题来研究,探讨它的理论形态,发掘其有活力的理论内容,深究审美感应的奥秘,寻求激活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途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空间转向以多种方式被推至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瞩目的前沿,文学批评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地理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文学在空间中的存在以及空间在文本中的呈现。2014年法国出版的《文学地理学》可谓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作者在书中为大家详细梳理了法国文学空间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列举了多位重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