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名从教近40年的中学校长对自己生活工作中亲历的人和事的回忆和记录。共分三编:上编“交流·交往”,讲述作者与国际友人的交流交往故事;中编“格局·视野”,记录作者成长的故事;下编“简历·手记”,是作者记录的工作和生活点滴。
本书讲述了2011年,为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竹内亮第一次来到大凉山,受限于交通设施,只能肩扛设备,骑驴进山。2021年,他带领摄制组一行,重返大凉山。在此次旅行中,他爬了“悬崖村”钢梯,到访了双河小学、万达爱心学校的男子足球队,还去了位于昭觉县的“悬崖村”新居。青山依旧,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有了新的故事。
本书介绍了包括胡兴盛、成红霞、王学勇、亓传周、刘书杰、熊朝永、吾买尔·库尔班、龙兵、张硕等个人和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部1个集体的感人事迹。
本书以浙江省域实践为观察样本,聚焦浙江如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打造新时代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
“毛家六杰”之一的毛楚雄,是毛泽东的亲侄子、毛泽覃烈士的遗孤。他在革命家庭熏陶下,从小树立起革命的理想信念,立志“继父之志,报父之仇”,逐步成长为好少年、好青年,参军后又成为坚强无畏的好战士。随军参加中原突围后,奉命北上参加和平谈判,不幸被国民党军秘密杀害于秦岭深山,为革命献出了年仅十九岁的宝贵生命。本书在深入挖掘和广
本部长篇纪实文学全景式地记述了港珠澳大桥从发展到梦想成真近40年的历史进程和这一凝聚中国智慧、代表中国实力的超级工程非凡的建设过程。
本书是落实《南沙方案》局办负责人访谈,共15篇专访稿件。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掀起了新一轮开发南沙的高潮。本书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南沙区委宣传部共同策划推出,为南沙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政策方向梳理。本书阐述了南沙区各部门如何进一步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挖
本书采写了100多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驻村故事,讲述宁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历程,包括《旱天岭三访李玉梅》《柔新村的“霜”除掉了》《站好最后一班岗》《警官书记“闯关记”》等文章。
本书是关于时代楷模张连印将军的报告文学作品。张连印,原河北军区副司令员。退休后,他抱定治理风沙、植树造林、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毅然扎根在风沙漫天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植树造林18年,将昔日连绵的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被誉为“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张连印同志是初心使命的真挚坚守者、“两山论”的生动实践者、革命传统
洱海是高原湖泊的代表,也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20世纪90年代,洱海频频暴发蓝藻,水质下降,危及流域生态环境。本书讲述了水生态环境学者孔海南奔赴洱海湖畔,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带领团队坚守一线十几载,与当地各族人民密切配合,让曾经不堪重负的洱海逐渐恢复清澈的故事。这一故事被《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称为新时代的“老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