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七篇:综合篇;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世界能源版图变化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能源生产革命的若干问题研究;能源消费革命的若干问题研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支撑与保障。
本书依托中国工程院2013年5月启动的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对如何支撑并保障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革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本书通过研究中国典型能源生产行业的技术水平、政策法规、标准等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典型能源消费要素和行业的运行体制、能效、排放特征等,形成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综合技术创新和体制
本书在分析国际能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当前能源发展的突出问题,凝练了能源生产革命的若干基本判断,厘清了能源生产革命的战略思路,分析了包括煤炭科学开发与利用、油气及非常规油气开发、大比例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S/CCUS)和新能源汽车等能源生产革命的内涵、路线图、时间表,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战
本书围绕当前正在发生的,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重大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由第三次工业革命带动的能源系统中正在兴起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革命性变化,系统阐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战略构想,并对
本书结合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发展现状,借助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企业能力等理论来研究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相关机理,深入挖掘IT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拓宽现有研究领域,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服务创新领域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为制造企业服务化策略的制定提供有针对性的启迪和帮助。
如果将工业化理解为生产力层面的发展,那么城镇化则意味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层面的演进,而生态文明观则可以定位于上层建筑的视角。本书的立意就在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一个大的背景,在首先分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工业化和城镇化未来的建设方向以及相应对策。
重点针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机制设计、产业规划、体系构建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展开论述,包括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产业发展情况,国内建筑产业现代化基本情况等。
本书以LandsatETM+等遥感数据源为基础,在江苏省开展以铁、铜、铅、锌、金、磷、银、钼、硫铁矿、萤石10种矿产资源评价为目的,提取与预测矿种密切相关的线、环、色、带、块遥感五要素和羟基、铁染遥感异常信息,编制成果图件,建立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数据库。研究成果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省级矿产远景调查选区提供了遥感信息。
《河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磁测资料应用研究》对河北省铁、铜等17个矿种的磁测资料应用研究成果和省级编图与解释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提炼,主要内容包括矿产资源评价中磁测资料应用方法、成矿亚带区域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磁性铁矿矿产资源潜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磁测资料的应用效果、磁测工作部署建议等。 《河北省矿
节研究背景 制造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国际上一些强国的兴衰史以及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充分证明,如果缺乏强大的制造业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就不会走向强盛。“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拥有巨大的国内和国际消费需求、国内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