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公安部反恐局组织编写的,根据我社2014年出版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014版)》和2017年出版的《公民预防恐怖活动行为指引》两本公益图书改编而成,内容分为六部分:一、预防恐怖活动基本知识;二、共筑反恐防范安全防线;三、自觉抵制恐怖主义思想;四、正确识别、举报涉恐可疑情况;五、应对恐怖袭击的自救办法;六、相
欧美关系或跨大西洋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二战后,在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下,出于安全和战略需要,欧美结成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尤其通过北约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围绕二战后欧美关系的演变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二战后欧美关系的演进过程,促进欧美关系演变的动力,如何理解欧美既合作又纷争的关系,欧美关系的
欧洲一体化已经成为迄今一体化水平最*的实践。本书以二战后欧洲面临的严峻形势为背景,阐述了欧洲主要国家在一体化产生、发展中贡献的智慧,付出的努力,进而尝试总结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为当下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本书汇集了国内外学术领域有关利益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包含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不断演进的国际体系中各个行为体互动所呈现的利益趋同的特征的综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各个领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并为各个行为体发展中涉及的战略提供大智慧。
本书作者汉斯彼得·杜尔向读者展现了当下社会的扭曲——不管是战争、气候变化,还是经济危机——都是旧思想和遗留下来的旧世界观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代物理的基本改革成果指明了一条通往适宜人类生存的未来之路——既具有多样性,又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人与人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蔓延态势,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间关系、国际格局及秩序变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组织所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疫情给日本、中日关系与东亚合作带来的现实及潜在影响,从“疫情与全球及区域形势”“疫情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其未来走向”“疫情对日本政治外交的影响及其未来走向”“疫情对中日及区域合作的影响
2019年4月,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世界经验与中国范式”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西兰、巴基斯坦、墨西哥、以色列、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与国别研究领域的相关学者以及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共百余位代表齐聚一堂,针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新挑
1994年南非国家身份认知发生重大转变。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非国大政府将南非视为非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置于其外交政策的中心,同时凭借在非洲地区的显著优势地位,寻求在国际舞台发挥大国作用。本书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框架,从国际体系结构与国内政治结构相结合的视角,系统分析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作为非洲区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信托基金项目于201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并于次年启动,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提升非洲项目国家重点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能力,以提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教师教育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本书以此为契机,对国际社会对非洲教育援助的手段演进、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与合作的战略性问题和制度化等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和德国从“世代仇敌”变成合作伙伴,被喻为欧洲一体化的“引擎”。法德关系如此特殊且重要,但并非自然而然,值得深度研究。《锻塑欧洲》创造性地提出了“嵌入式双边主义”,对过去半个世纪(1963-2013年)以来法德特殊双边关系的构建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引领和塑造作用进行了理论解读和实证考察,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