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的主要内容不在战争过程,也不在美国政界、军界的决策内幕,而是把战争的性质定义为“内战”,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介绍和分析战争发生前朝鲜半岛的历史和形势(包含战争的起因)、战争期间南北朝鲜在战斗之外的杀戮、美国半岛策略背后的政治考虑以及如何敉平战争创伤、真正结束战争、恢复朝鲜半岛的和平等方面。因此,它开辟了新的视角,弥补了
本书从陈列艺术的角度对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总设计师将自己对于此次展览的思考进行了阐述,解读了展览创意的产生与落地,介绍了展览从设计至最终呈现的全过程。通过文字、现场照片、设计图稿、图表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示了陈列设计的方方面面。
奥斯曼帝国闲史从大草原上游牧部落的逐步抱团称霸起笔,历经君士坦丁堡之战、苏丹兄弟相争、塞尔维亚大征服等重大事件,直至20世纪初凯末尔的奇迹崛起,详述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兴起、繁盛而至衰亡的神秘命运。全书以剑桥学者的冷静专业口吻,对历史过程进行有条不紊的展开;同时作者出于对奥斯曼帝国的迷恋,又跳脱出一般学术著作的刻板,而是倾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作者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通过“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六卷本《中亚文明史》是全面描述中亚文明这一重大主题的首次尝试。出版这套史书与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完全吻合,该组织一个著名的国际专家小组多年来协同合作,已经进行了有关的基础研究,力图向更多的公众介绍位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这一辽阔区域的文明史实。 六卷本《中亚文明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编写的,以全面描述中亚
《菊与刀》最初是作者奉美国政府之命,出于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军方调查报告。本书自1946年正式出版后,因其对日本国民性分析得为精辟、受国际学术界和一般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而日本人则将本尼迪克特尊奉为战后重建日本文化之母,一次次掀起阅读《菊与刀》的热潮,在美国、日本等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现代
本书为影印版,作者将中国及亚洲诸国的博物学研究与古代中亚、内亚语言文字研究两个领域结合起来的代表作,作者尽可能运用汉语、日语、古今伊朗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和西方古典学的材料,通过对植物及物产进行考证,阐述了中国和古代西域植物的传播关系,此外还包括关于中亚纺织品、矿物和汉籍著录的萨珊王朝的官制。
《铁证如山4(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3)》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是近年来吉林省档案馆对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档案史料进行发掘、整理与研究的新成果,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和践踏中国人民人权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凿凿铁证。这批档案不仅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