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由清代三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严洁、施雯、洪炜相互切磋,共同撰成于1761年。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小眉山馆刻本《盘珠集·得配本草》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0卷,载药655味。每药记载畏恶反使,主治功能,配伍运用,辨药优劣,炮制,禁忌,怪症专治等与临床用药紧要内容。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本草原始》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中立撰绘,成书于1612年。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年(1612)作者亲手书画原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2卷。述药508种,分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予以介绍。作者针对当时
《医方考》为明代吴昆著。本次以明万历十四年友益斋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全书6卷,按病症分为72门,选方780余首方。每门前先叙其病因病机,再汇集同类方于后,对每一方剂的命名、组成、功效、方义、适应证、用药、加减应用、变通得失、禁忌等,详加考释与辨析,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完整而又系统的方论专著。书中既收选了《伤寒论
《世医得效方》为元代名医危亦林撰。本次整理,以元至正五年(1345)陈志初刻本为底本校勘而成。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是一部临床医学方书,是作者汇集古今名方屡试有验者,结合五世家传及个人医疗经验编著而成,书中介绍了2500余首方剂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永类钤方》由李仲南撰著,共计二十二卷。于1331年成书,书中以图散形式对比论述伤寒与杂病两大证候的脉、病、证、治等内容,并以三因之说加以阐发,纲目清晰、明了,骨
1.本书由中医临床必*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兰台轨范》由清代名医徐大椿撰。本次出版是以清乾隆二十九年洄溪草堂刻本为底本整理出版,以飨读者。共8卷。卷一收选通治方,卷二~卷八分别论述临床各科疾病证治。共列疾病36门,于每病证之后,先叙病原,次辨病证,后立治法。强调治必有定法,
本书力求体现以温病名著为纲,经典用方为目,方为统领,重在解析;理论临床结合,理法方药融合,重在应用的编撰特点。本书是从《重订通俗伤寒论》《时病论》《伤寒瘟疫条辨》《伤暑全书》《疫疹一得》《霍乱论》《温疫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共九本温病名著中选取经典用方,方药皆析,病证同论,兼习医案,融中医理法方药为一体。每本温病
36位中医名家联合编审中医世代传承名方海量辑录经方验方秘方集萃常见病、慢性病、疑难杂症对症下方防治养三结合守护健康,中医有方!
《本草备要》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本草备要》为临床实用中药著作,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刊行版次之多,为古代药书之冠。该书选药精当,突出重点药效,使用方法翔实,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药者,也是中医人员实用便捷的临床用药参考书。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该书据汪昂增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