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少年读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少年读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
《约等于无忧》文集,收录了落落从2012年至今以来创作的60余篇主题散文。涉足60多个话题的阐述、思考和自我开解。内容从减肥、宠物、化妆、服饰到天文气象等话题,宇宙星空,四季轮换,伟大梦想,私密的爱好,每一个心动的瞬间——生活中或庞大或细微的存在,少女的细腻情感,成人的执着与困惑,现代人的自我开解,挑战与思索……都在落
本书精选了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老舍作品的朴实无华与诙谐幽默。老舍一生著述丰厚,作品有小说、话剧、诗歌等,其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趣,在语言上的特色是幽默、北京韵味和雅俗共赏。另外,本书还在开篇概括了老舍的生平、创作及艺术成就,将其文字中的思想精华提炼出来,便于读者了解他的创作背景。
本书是徐志摩诗歌、散文的精选文集。这本浓得化不开的诗歌散文集,处处是他的诗化语言,处处是他的美学情愫,让读者能够一窥这位多情大家的丰富心理。同时,本书还在开篇概括了徐志摩的生平、创作及艺术成就,将其文字中的思想精华提炼出来,便于读者了解他的创作背景。
本书是戴望舒作品的精选合集,包括散文和诗歌。戴望舒的作品浸染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愫,又受到外来诗潮的影响。同时,本书还将戴望舒短暂而辉煌的人生经历罗列于作品集前,将其文字中的思想精华提炼出来,便于读者了解戴望舒的思想来源。
本书作者以一个旅人的视角,讲述日本的庭院艺术、神社文化、古典工艺美术作品等相关日本艺术文化。全书从五个路线介绍日本。路线一:北陆——古代工艺的传承;路线二:四国??濑户内——故事中的山与海;路线三:九州——近代文明的交会;路线四:丹后半岛——文化景观的原点;路线五:富士山——信仰的泉源与艺术的灵感。全书以两条线索展开,
此为誉为“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文集汇编整理,本卷收录了唐大郎1939—1947年间发表在民国《小说日报》《力报》《飞报》小报上分别以“云裳日记”“云庵琐语”“云庵缀语”为专栏短文,按时间顺序编排,涵盖当时作者所见所闻,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态以及作者生活状态,可谓那个时代的“缩微编年史”。对于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江南文
此为誉为“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文集汇编整理,本卷收录了唐大郎1929年10月至1949年4月发表在民国《社会日报》《东方日报》等多家小报上的“唐诗三百首”诗文,按时间顺序编排,涵盖当时作者所见所闻,再现了当时艺文界生态以及作者生活状态,可谓那个时代的“缩微编年史”。对于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尤其对研究当时
此为誉为“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文集汇编整理,本卷收录了唐大郎1936—1945年间发表在民国《社会日报》上的“高唐散记”专栏的文字,按时间顺序编排,涵盖当时作者所见所闻,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态以及作者生活状态,可谓那个时代的“缩微编年史”。对于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尤其对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生态极具价值。张伟,上
此为誉为“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文集首次汇编整理,本卷收录了唐大郎先生于1949年7月至1965年7月,发表在过渡时期报纸《大报》《亦报》及之后的《新民报晚刊》(《新民晚报》前身)发表的相关文字,按时间顺序编排,涵盖当时作者所见所闻,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变化,可谓那个时代的“缩微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