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犍陀罗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丝绸之路上的石窟艺术、中外考古发现、文献资料以及前期研究成果,从艺术发展史和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对犍陀罗风格的建筑、造像和壁画艺术进行了探讨。梳理了犍陀罗艺术所呈现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现象及特征,分析了犍陀罗艺术对我国新疆、河西和中原石窟艺术造型和绘画风格的影响。犍陀罗艺术在传播过程中
《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为上海博物馆2022年“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展览的同名图录,书中收录古希腊至当代希腊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或与海洋有关,或以海洋为主题,旨在表现海洋之美,展现了海洋对希腊艺术的重要性。《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分三个部分:“海之生灵”“大海深处”“逐浪远行”,涉及古希腊的瓶、
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2019“上海设计10×10”全球设计高峰会成功举办。此次高峰会邀请到了来自全球各地10个顶尖设计机构的代表们,他们在上海共话“上海设计”、“未来设计”等话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设计10×10”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上海设计”这个概念上延伸的展览项目,以“建构平台”、“汇聚能量”、
“上美讲堂”作为上海美术学院倾力打造的学术活动品牌,本年度依然持续在为青年学子提供最前沿的行业资讯与最优质的的教学资源。这是上海美术学院对新型教育模式的努力探索,也是对1912年刘海粟先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创“海派”现代美术教育模式的特别纪念。本年度“上美讲堂”邀请了徐芒耀先生、许平先生、曾成钢先生、陈俊宏先生等
“上美讲堂”项目启动后,将持续邀集中外艺术界扛鼎之士,通过讲课、研讨等,为青年一代传道授业解惑,加快推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举办好“上美讲堂”也是对1912年以来刘海粟先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创“海派”现代美术教育模式的一种特别纪念。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常沙娜、陈家泠等6位年过八旬的中国美术名家齐聚上海大
作为上海美术学院倾力打造的学术活动品牌,“上美讲堂”海纳百川,积极引入各类艺术专家进行授课。“上美讲堂”纵贯历史与当代,讲述了从博物馆里的明朝服饰艺术故事到中国传统图案背景下的当代服饰设计创新,见证了从建党之初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画观到百年之后如今的初心未改,梳理了从南朝山水诗之开端到后世山水画之昌盛的演变。“上美讲堂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记述了自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俄两国美术交流情况,包括不请自来的俄罗斯美术家、请进来的俄罗斯美术教育家(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克林杜霍夫雕塑培训班)、来华美展交流、在华俄罗斯美术作品收藏等,以及派出学习俄罗斯、西方美术(三代留苏、留俄生)等重大历史事件。全书以生动的文字,对中俄两国间美术交流的历史轨
《真理的力量马克思生平事业美术作品集》一书精选23幅中国艺术家创作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围绕与马克思生平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节点,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致敬,通过重温与回顾马克思伟大的、革命的、奉献的一生,让中国艺术家的马克思形象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本书一部艺术史方面的著作。公元前334年开始的“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带入中亚及西北印度(今大多属巴基斯坦境内)等地,形成了“希腊化远东方”地区。希腊化远东方艺术与其所处的多元文化语境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希腊化远东方艺术中体现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互动,本书旨在展现这一互动关系的具体机制,并探讨它对该区域希
书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的经典著作。作者在幼教领域积累了50余年的丰富经验,他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朴实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绘画所隐藏的宝贵信息,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的绘画作品及其背后所蕴涵的儿童内在需求和教育价值,并从儿童心理和生理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导成人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避免走入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