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诸体皆胜。自汉末以来,由隶书发展而来的小楷日益成为了古代文人的日用书体,因其圆润、娟秀、挺拔的特点成为了历代正书的典范。本书结合小楷特点,设计开本适中,易于读者临摹释卷;装帧古朴,用纸考究,与小楷常青古雅的特点相得益彰,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一致好评。目前,本系列已有50多个品种。本书集选历代小楷
本书是一本以图版为主的书法作品集。《王善元篆书五百联》是一本以篆书书体、对联形式呈现的一本个人书法作品集。书中多是以名言警句、古典诗词等为内容的文房对联。作者取法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石鼓文》等经典大篆,书风古朴醇厚。所书作品既尊重古典,又能自出新意。既得金石苍茫之趣,又不失书卷之气;字形线条中的刻铸之
《古篆探微——林海珊书法作品集》一书分为三个篇章:擬古篇、集古篇、追古篇。其中擬古篇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临习古代法帖的作品,集古篇收录作者的集字作品,追古篇收录作者的自我创作作品。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古代经典法帖的深入探究和自我呈现,循序渐进的进行临创转换,擬古到集古是个模拟创作的过程,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精练的总结,能够熟练把握
作者于2021年7月出版《白字先生》一书,《说了也白说》与《白字先生》是同一系列,风格相似,形式上都是一篇篇主题不同内容不同的小段文字,包括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随笔、小诗歌、身边真实的动人故事等,是一种哲理的浓缩表达,表达形式不一,适合丰富阅读的要求。不同的是,《白字先生》的书法几乎每页都有,而《说了也白说》中书法为辅
本书中就书法中常见大与小、疏与密、松与紧、收与放、主与次、上与下、枯与润、浓与淡、动与静、粗与细等50对关系进行分类梳理,逐一展开论述,把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用哲学的观点,用书法的语言,进行辩证的思考,并从笔法、技法、墨法、章法以及书法美学、书法历史等领域切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展开论证,深入浅出,语言活泼,直奔书法与哲
本书稿是肖建平先生历年创作的书法精品的结集,集中展示了其书法创作的基本面貌和风格变化。书中收录的书法作品涉及篆、隶、行、草、楷等书体,内容为古今名言名篇,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些作品形制多样,有立轴、扇面、对联、册页等。书稿展现其多年勤学苦练的成果及书法生涯中的艺术感悟,在同一书家笔下,呈现了不同书体的艺术
本书包含了“兰亭论辩”的史料和高二适各种书体和尺幅的书法作品,高二适友人章士钊、马一浮、胡小石、林散之、苏渊雷、陆俨少、赖少其等的唱和交往尺牍,以及高二适弟子和部分当代江苏书法家,如萧平、徐纯原、庄希祖、桑作楷、张尔宾、黄惇、张伟、徐利明、孙晓云、吴为山、刘灿铭、郁胜天、仇高驰、赵彦国等为展览专题创作的作品。本书还对系
本书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设计项目为例,从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字体设计入手,分别在每个章节中融入字体设计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字体中掌握必要的技能,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字体设计最终目标是为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冠以“品牌”概念。这既是对字体设计理念的一种提升,也是适应品牌发展的趋势所需。本书以字体设计的案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被奉为“书圣”,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历来为人们所珍藏,并用作临池范本,从而陶冶、造就出一代代书法家。王羲之徙居会稽山阴,官东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王会稽”。《晋书》卷八十有传。相传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后见前代名家书迹,博采众长,草书师张芝,
本教程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由四章组成:书法史知识与作品赏析;书法术语与基本理论;书法幅式及其创作例举;书法课堂教学法。书法实践部分分两章,分别是毛笔书法内涵与书写要领、硬笔书法原理与实践。这两章是具体的书写实践的教学。毛笔部分以楷书、隶书与行书,三种字体为教学内容。硬笔部分分钢笔与粉笔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