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证心要丛书楞严要解》,元音老人对《楞严经》的讲解十分透彻。《楞严经》是佛法的瑰宝,开悟的关钥。古来就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之赞叹。然而,由于其文字精练,言简义丰,同时有很多微妙之处非过来人难以讲得清楚,这就难免给现代人的阅读带来困难。 元音老人希望读此书的人勿执文字,勿落言诠,举一反三解粘去缚,直趋菩提。
《佛法修证心要丛书心经抉隐》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所谓玄义,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而是将经文所含的幽微玄妙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使大家更容易明白。后来的解经者皆以此为典范。这五重玄义是:释名、显体、明宗、辨用。元音老人希望读此书的人勿执文字,勿落言诠,举一反三解粘去缚,直趋菩提。
《中国佛学》为集刊,一年两期,每期栏目固定,包括汉传佛教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每期刊发20篇左右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从总第31期开始由我社出版发行,目前已出至第43期,已在我社出版了13期。《中国佛学》为中国佛学院的学报,其前身为佛教内部刊物《法源》,2010年更名后正式
佛传是在希腊神话与传记影响下形成的一种长于叙事、神话色彩极其浓厚的经典,偏向于借助人物生平表达信仰观念。佛传文本不仅在横向上表现了释迦牟尼神话同一内容的多样性特点,而且在历史纵向上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和复杂的发展脉络。 本书以佛传文本为基础,以八相成道的过程为主要线索,将释迦牟尼神话分为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四个
《六祖坛经》是对中国人影响*的典籍之一,目前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元代宗宝本。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打开之后,唐和五代时期经过六祖弟子记录整理的《坛经》写本重见天日。经研究发现:敦煌本《坛经》比宗宝本和其他版本的《坛经》,更能反映出六祖惠能当时的思想、更贴近六祖惠能的真传真谛。 《敦煌坛经读本》由邓文宽先生精心校注,既是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是公元七八世纪,印度著名的中观派论学者吉祥月称论师造论,宗喀巴大师著,法尊法师译汉文。复广破唯识及中观自续诸师为本论特色。全书共分释第一胜义菩提心、释第二胜义菩提心至释第十胜义菩提心十部分。
本书介绍了八位菩萨的传说故事、生平事迹,讲述了各位菩萨在自己的修行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与阻碍以及如何克服的,除此外,还有各位菩萨修行的心得体会。八位菩萨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这八位菩萨,是大众熟知的形象,其故事流传很广。本书是对其故事的一次系统性汇
这部由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携回的王玠《金刚经》产生于公元868年,它是目前世界纪年最早的印刷书籍,现收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
圆悟克勤(1063~1135),字无著,彭州崇宁人,俗姓骆,圆悟是建炎初年(1127)宋高宗赐的号。克勤是中国禅宗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的著作,*知名的有《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佛果击节录》《圆悟禅师心要》等。《佛果击节录》是针对《明觉禅师语录》卷三拈古基础上所作的著语和评唱,极大地丰富了本
本书引入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为理论视角,以唐代僧人的传记史料为研究对象,将佛教中国化问题还原为两个*基本的哲学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佛教中国化换个角度来审视就是中国人如何理解佛教,进一步即还原为*基本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即理解如何可能,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可证明中国化的必然性;其次,既然中国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由此带来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