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不同主题和艺术形式,此次展览分为五大篇章,分别为:特邀篇一一文心墨韵,凤鸣楚天;山水篇一荆山楚水,江河共美;花鸟篇一草木有情,繁花似锦;人物篇一一时代壮阔,英雄辈出;书法篇翰墨万象,国华重光。
胡小石是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书学造诣特深,早年师从近代书学大家李瑞清,后人评胡小石书法近得梅庵北派之真髓,兼受农髯南派之薰沐,远绍两周金文之异变,秦权诏版之规范,汉简八分之宽博……虽师从梅庵,但能得其所失,补其所缺,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胡小石于篆、隶、真、行、草全面钻研,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体
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用有限的篇幅把中国书法的名作与审美、诸体与技法、人文与历史做了鲜活而扼要的讲述,体系完备,指点精当,有简而明之之功,实为打开书艺之门的密钥。具体而言,书分七章,一讲文化、二讲门径、三讲篆书、四讲隶书、五讲楷书、六讲行书、七讲草书,书法美育与临摹技法训练穿插其中,远非一般意义上的“书法概论”可比。丛文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只有一卷,共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600卷中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此经汉译本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唐朝玄奘所译的,历代篆刻家据此创作的《心经印谱》不计其数,一套印谱多为五十余方印。正因创作者众且套内印章数量较多,读此类印谱便可看出作者的篆刻功力及检验其守正创新的能力。周建国先生近年创
本书的内容汇集了作者高庆春三年来精心创作的80多方代表性篆刻作品和对应的8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虽与篆刻息息相关,但是作者用散文化的笔法来撰写,可读性非常强,读起来也非常轻松。文章涉及篆刻创作构思的设计、篆刻理论的阐述、篆刻技法的展示、篆刻创作的感悟,通过每一方印章得出的一些启示、启发,对于一般篆刻作者,或者是对篆刻不了
中国的书法,在作者心中是一座雄伟的高山,也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奇妙世界,蕴藏着数千年的文化信息,折射出古往今来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书法和诗词爱好者,随着对书法学习的深入,作者不仅体会到书法的魅力,而且对华夏文化的崇敬之情更为深刻。本书共收录了108幅书法作品,包括48幅隶书和60幅草书,书写内容均选自作者已发表的原
本套硬笔楷书教程主要面向书法零基础的低年级学生,为便于学习,避免手写体个性化的误导,选择了印刷体的标准楷体,与小学语文课程接轨,易于学生尽快入门掌握汉字的规范写法,也利于他们以后在书法方面的发展。教程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了双姿教学,田字格的认识和运用,笔画的名称和书写方法,例字选择了小学1-2年级语文课本上的独
书中整理收集了世界各地博物馆及私人藏中国晋唐宋元名品后的董其昌题跋超过200件,共计23家文博单位以及流传有序的私人收藏名品,图片内容质量极其高清,释文、年代等资料准确、翔实。内容包括真迹、刻帖另以及小部分真迹失传、刻帖失载的民国珂罗版资料作为补充。其中真迹占150件。刻帖中的题跋数十件,选自董其昌自己刻的《戏鸿堂帖》
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篆刻艺术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和艺术价值。 元代的文人篆刻艺术,长期以来是篆刻艺术史研究的空白。作者以元初赵孟頫、吾丘衍为基点,将文人篆刻艺术的自觉时代从明中期的旧说向前推进了二百年;勾勒了从元末到明嘉靖年间文人篆刻发展史实的线索,并利用新发现的文物,突破了以往关于文彭篆刻研究的局限。作者还以艺术社会
作者以毛泽东诗词为载体,用书法艺术的形式、按照时间索引和历史性献礼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2011年菏泽市编委设立“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2017年出资建设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新馆落成开馆,吸引不同阶段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写真学习。将毛泽东诗词以书法作品形式进行创作并作为美术馆陈列品,对于前来接受红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