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的“朝鲜”是一个地理概念,指朝鲜半岛(含今之朝鲜与韩国)。“朝鲜汉文史籍”是指朝鲜半岛人使用汉语文言文、运用中国传统史体撰写的史书,它们或记录朝鲜半岛的历史,或记录其周边国家(日本、琉球、中国、越南)的历史。“丛刊”谓汇聚诸书,以丛书形式分辑出版。所收书籍,其成书时间上限是高丽王朝,下限是一九四八年。整个《丛刊》
中日两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相互间的关系也是源远流长。从史学史的专业角度出发,笔者对中国史学中日本研究问题的兴趣日益浓厚。怀揣鄙陋之见求教于两位授业恩师。乔治忠先生从其大作《环球凉热——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历程》出发,嘱以从中国历代域外载记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孙卫国先生则从大作《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出发,启发以“从中国
《俞辛焞著作集(套装1-10册)》把辛亥革命时期的中日关系史放到纷纭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去分析、研究,运用“双重三角国际关系论”,阐明了孙中山与日本,袁世凯、北洋政府与日本,列强与中国及日本等复杂关系中的“双重性”特征。在对袁世凯的评价问题上,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沿袭袁世凯对日卖国外交的定论,而是对袁世凯及北洋政府在
本书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理念出发,倚重原典实证,研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旅居日本的欧美学者对日本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其相应日本文化观的形成原因。以梳理“异域之眼”所带来的洞见与视域盲点为主轴,整体观照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全面阐述学科化的“日本学”这一理论本体的基本内涵、发生轨迹、典型特征与价值意义。旨在为中国的比
龙牙门是新加坡的古称。从龙牙门到新加坡,说明了新加坡历史发展的轨迹,也说明了这岛国从一个荒凉的渔村,发展成国际大港的历程。本书根据当下所发生的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剖析新加坡的发展、人物及地名变迁。全书分为石叻纪事、风流人物、源长流远、盛世修典四个部分。本书的论述,能让读者更多地了解新加坡,同时可让读者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促
……也不是不可能……游行示威,又能改变什么?相较于游行示威,投票不是更好吗?不组建政党将手无缚鸡之力不是吗?18世纪至19世纪的近代代议制民主主义思维,若死报不放,思路未免狭隘。200年来出现的老套路。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在回答之前,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今天的日本到
作为日本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波多野澄雄所具有的多重身份使他不仅可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审视历史,而且得以窥见政治与历史尤其是历史观的关系。相较于探讨日本国民为何无法对“过去的战争”形成共有记忆,本书更集中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日本这样一个战败国来说,在多种历史认识和战争观共存、竞争的前提下,应如何应对起源于战争和殖民地统治的
《日本简史》(第三版)以统治主体的演变为主线,从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国家、武人政权、前近代社会、明治维新、对外侵略与扩张、变革与战争、占领与战后体制、经济大国、转折时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进过程,兼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经济发展、大众心态等内容,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日本历史的鸟瞰式全貌。《日本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