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诗歌传世约一百六十余首,本书选注其中一百四十七首,从十八岁时的应试诗,到四十七岁亡于柳州任上的绝笔之作,篇篇都可观想其人精神风貌。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云:“柳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柳宗元因为贬谪永州、柳州而有抑郁孤愤的心情,诗风近于屈原《离骚》,但经过自我调适,逐渐转为雍和坦荡、安于山水的豁达隽爽,可与
本书以广西博物馆藏《素轩诗集》(道光刻本)为工作底本,以《峤西诗钞》《三管英灵集》等文献资料所收录的诗作为参校,对《素轩诗集》进行了标点、校订、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对其诗作进行了归类和分析。黎建三诗歌内容主要表现在关注民生与揭露贪官污吏、寄托乡思羁愁、抒写道途风光等方面。艺术上,主要有善用典故、构思之奇、善写荒寒空静之景
《我的确有万紫千红》是一部以花卉为主题的当代诗集,作者咏叹了常见、不常见,甚至罕见的160余种花草,以花喻人,借花抒情,语言清新,意象奇妙,充满真挚而婉约的情怀。诗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通过对花卉的歌咏表达了自己的各类感悟,是一部流露着美感的诗集。
《浦东历代要籍选刊:吴省钦集(套装共2册)》包括:《吴省钦集(上)》、《吴省钦集(下)》共2册。改革开放以来,浦东以新区的设立和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闻名于世,而此前还只是一个附属于上海的地名。但这并不等于浦东的历史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纔开始的,更不意味着此前的浦东没有自己的文化积累。由于今上海市一带至迟在公元十世纪已将
本部诗文集共分五辑。第一辑爱国情怀中,多为歌颂祖国、繁荣辉煌的作品;第二辑乐善之路,主要涵盖了参与希望工程的公益活动感受,以及在天使之家孤残儿童福利院做义工的感触;第三辑情感世界,则记录和刻画了作者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抒发,不乏对家人的思念,对亲友的祝辞,以及对家乡的眷恋;第四辑接龙诗趣,汇集了新浪微博网友在微博的小诗
《读悟天下薛保勤诗歌选》是作者历年创作的新诗集成之作,全集根据诗作的题材、内蕴精心编排,共分为八个板块,涵盖了山川城阙、花鸟景物、咏史论人、民间世态、心灵探析、哲理思考等各个方面。这些诗作紧扣历史和当下,深入事物本质,挖掘人性深处的火与光;在具体创作时,有一定创新,使诗歌内在的韵律、节奏和外在形式的行、字、句的结构等有
本书是在上海大学不断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构筑改进文化素质教育课外培养体系,尤其是为了以贴近年青人的方式有效推进艺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托2015年上海大学团委推出的“青春校园诗乐同行”诗歌艺术活动撰写的。全书共分为“和昨天说再见和明天说你好”“和校园说再见和未来说你好”“爱国自由和平”“冬日暖阳浪漫私语”四
《坐享青藏的阳光》共筛选收录了111首小诗。 作品按写作年代排序,题材多半取自于作者尼玛松保熟悉的家乡风物,这些诗歌有对雪山草原、江河湖泊、野生动物、雪莲花的歌唱、有对生活在生命禁区中高原儿女坚韧、质朴、善良的歌颂,也有对不远万里无私奉献雪域高原的*可爱的人的礼赞。 作品通过对雪域高原的风
雪域高原藏区,民族宗教活动频繁、藏文化在民众心中影响深远而广泛。长期驻守民族地区,作者魏彦烈时刻感受着宗教文化对自身心灵的冲击和影响,引起了个人对宗教和藏文化的深邃思考和深刻反思。 他立足驻地山川特点、普通民众活动、僧倡佛事法会等社会现象,潜心挖掘宗教和藏文化的社会本质和思想内涵。在观察中分析
《雪线传真》是作者从军二十多年来,在雪域高原上“白天看牛羊、晚上看星星”的军旅生活的一个缩影。该诗集大部分内容反映的是大美玉树的风土人情,单首看是诗,连看是散文,从走近高原、认识高原、感悟高原和扎根高原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军人“在高原,爱高原;离开高原、想念高原”的内心活动。以真挚朴实的文字和朗朗上口的表述,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