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代表演艺术家朱琳女士的传记,记录了她精彩的艺术人生,跨越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从1923年出生到三十年代末她参加革命,她在战火中边学习表演艺术边历练性格;到新中国成立后,她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焦菊隐导演合作了几部在中国话剧史上称为佳话的舞台剧《武则天》《蔡文姬)等;再到改革开放后,她成功地塑
吴重憙(1838-1918),字仲饴,号石莲。举人出身,自幼深受家族熏陶,有着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时任清政府钦差驻沪会办电政大臣的吴重憙与吕海寰、盛宣怀一道,邀约上海官绅和各驻沪机构代表共同协商,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式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他也因
吴冷西长期工作在毛泽东等领导人身边,作者以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回忆并记录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重大历史时期针对重大事件的研究与探索,谋划和决策。这时吴冷西回忆录的第二部,主要记述的是大跃进和大调整期间,作者在领导人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南宁会议说起,详细记述了大跃进的前奏、“八大”第二次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展现中国石化十年来作为建设主力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宣传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石化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深入讲述他们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增进国际友谊的奋斗事迹,集团公司征集了“一带一路”系列故事,并将集结出版。该书通过外籍员工、合作伙伴、政府、媒体、社区居民、受益
在所有对人生的关注中,我们似乎对每个人最后的归宿地缺少必要的注意。衮衮人生,浩浩声名,沉沦起落,兴衰续绝,终于,人们走向同一个归宿。《红楼梦》里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曹雪芹说出了一个定理。曹雪芹晚年生活在北京西山。在留下了那篇伟大著作以后,迄无所终。不过在他的履痕所及之处,后世的闻人和非闻人们却聚到了一
《方太古年谱》系经金华市社科联立项的古文化科研项目性著作,主要内容包括方太古故里兰溪概貌、方氏家族族系传承、方太古一生经历年谱、方太古存世诗文、友人赠方太古诗文,以及当朝高官为其撰写的《行状》《传志》《墓志铭》和评价文章。方太古(1471—1547),字元素,号“寒溪子”,史料称其气节刚正高尚,秉性耿直守诚,文章诡崛俶
新时代呼唤新文学。新世纪以来的河南文学创作,背靠中国新文学发展之初到当下所形成的河南文学传统,扎根乡土、扎根现实,同时又创化乡土,创化现实,最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地域文学之路。这样一条文学道路,为当今的文坛创作,不仅提供了新世纪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也提供了新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经验。基于此,本书选取田中禾、李佩甫、李洱
本书以中国女篮队长、2023年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女旗手、女篮运动员杨力维和她妹妹、中国女篮队员杨舒予这对篮球姐妹花以及队友的成长历程为线索,讲述中国女篮励精图治,一步一个脚印,从低谷走向辉煌,跻身世界女篮强队行列,凭借实力最终征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磨砺岁月。姐妹俩的坚韧与顽强,深刻诠释了永不放弃的“女篮精神”,成
明清之际是中国后期文人画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欲揭橥明末清初视觉文化的传脉,有必要对信札书简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色略作回溯。王时敏所处的17世纪,正值中国印刷文化的鼎盛时期,身前留下“尺牍”二卷共九十八通,由《王烟客先生集》、《西庐家书》一卷十通、《清晖堂同人尺牍汇存》三十余通、今人整理的《王时敏集》悉数收录。不论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