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
本书为西塞罗六本哲学著作之一,主要讨论了人如何能够生活幸福这一主题,典型展现出了西塞罗哲学思想所具有的广阔而深厚的哲学史特点和强烈关注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特点。全书分为五章:章论述对死亡的鄙视;第二章论述对于痛苦的忍受;第三章论述减轻悲伤;第四章论述灵魂持久的纷扰;第五章论述只有有德性才能过上幸福生活。这五章将人的道德修养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经典著作,也是斯多葛派的代表性作品,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奥勒留通过与自我心灵对话,思辨个人德行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何怀宏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知名翻译家。他翻译的《沉思录》精准流畅,
  《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缘起、发展及其意义》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发生、演变进行了思想史的辨析,从这一极其专门领域的断代讨论,延伸到古代知识世界的现代反思,首先考察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关于哲学诞生的观点,继而讨论前苏格拉底一词在18世纪的产生、在19世纪古典哲学研究中的发展,以及20世纪的有关争论,深入
该书是黑格尔《小逻辑》的蒙译。《小逻辑》主要包括“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四部分。黑格尔把“存在论”中的质、量、度作为论证的事实基础;把“概念论”中的绝对理念作为论证的最终结果,其基本思路就是探讨由这两者形成的思维(理念)和存在(现实)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围绕哲学的定义,阐述了哲学是什么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花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的。他在《论法的精神》里主张,因为法律是对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定,所以所有的存在都遵循法律而所有现象都随着法律出现。但是人类与物理的存在不同之处是很容易违法,所以为了好好遵守法律需要互相监督和牵制,所以他又提出了权力分立的方案。他把国家统治形态分为共和政府、君主政府、
在西方历史上,苏格拉底之死具有极为重大的思想史意义。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游叙弗伦、申辩、克力同、斐多》这四篇就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游叙弗伦》写苏格拉底被告亵渎神灵后,在法院门口遇到游叙弗伦,讨论关于虔敬的问题;《申辩》写苏格拉底在法院上的自我辩护;《克力同》写在监牢中与好友克力同关于义务的对话;《斐多》写服刑当日
宇宙从哪里来?它是物质随机碰撞的结果,或是造物主精心设计的产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晚年柏拉图撰写《蒂迈欧篇》这部对话录,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宇宙创世图景。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从古老的亚特兰蒂斯传说开始,上溯至万物尚未分化的鸿蒙时刻。柏拉图所构想出的造物主,给混沌的世界施加了理性秩序。他用精确而神秘的数学结构,创造出了从物
19381944年二战期间,罗素在美国讲学,《西方哲学史》即是此间的成果之一;该书美国版出版于1945年,1946年推出英国版。此书受到了广大读者极大的欢迎,成为了畅销书,并且罗素主要因此书获得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6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何兆武先生翻译的《西方哲学史(上卷)》,下卷后来由马元德先生翻译。今影印
《修辞与正义》一书译述了苏格拉底与高尔吉亚、珀洛斯、卡里克勒斯等人就何为演说术、何为治邦术、何为正义等问题而展开的几场精彩又高超的思想交锋,整个谈话内容涵盖了演说术的定义及其能力、知识与信念之分、自由与统治的关系、正义与不正义、真技术与假技术之分、演说与僭政的关系、真实意愿与表面意愿之别、善与快乐的关系、自然与习俗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