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跨境并购金额达到3988.99亿美元,跨境并购项目数达到9696个,整体表现出徘徊和小幅波动的特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德国依然成为境外并购的主角,但也不容小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并购活动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迅速。此份报告在分析全球跨境并购的基础上,一方面具体地分析中国重点行业和
《中国的卡尔多事实研究》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将卡尔多提出的成熟工业化国家所具备的一系列典型化特征作为评判标准,对中国1978年之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投入与产出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以此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以及与OECD成员国相比所处的位置。本书整体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镇化质量--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分析》首先,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变迁与城镇化质量的理论文献进行述评,随后分别通过机理、模型和实证,研究环境规制、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探讨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产业结构动态和空间变迁特征,并反过来考察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对应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服务业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如何走出近年来所出现的“微刺激”效果下降和“强刺激”带来严重后遗症的两难困境?如何适应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各种新旧变化以及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开放战略的要求?这些问题所指向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并不是政策松紧程度或政策刺激力度的简单调整,也不只是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政策传导渠道的完善,而是宏观经济政策框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中国经济开始逐步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继续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如何抓紧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共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习总书记在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现状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并得到了国内外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这是所有关心和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们不免要问的重要问题。 本书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及其学生的论文合集,全书由40多篇文章构成,以“新常态、新亮点、新机遇”为主题,从国民经济的宏观、产业和制度等层面,对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道路:典型地区的实证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的县域产业,结合其发展情况,开展研究,提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及建议。《县域产业转型升级道路:典型地区的实证研究》分为四个篇。第一篇介绍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理论,阐述新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和背景;第二篇围绕典型的内陆县域,
《郑新立文集》计划收录郑新立1981年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工作开始到2015年35年间撰写的有关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文章。书稿集中体现了作者35年来经济研究的主导思路,即研究经济增长如何为广大居民带来利益,研究如何尽快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扩大居民消费,二是如何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也是走向成熟必经的关键一跃。本书围绕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风险凸显等主要特征,聚焦经济运行中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变化的主要矛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对如何破解改革难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构经济平衡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分析供给侧
强国的逻辑——跟总理学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