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活动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R&D活动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驱动效应研究》对中国区域R&D活动展开了调查,试图对R&D活动促进中国经济收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R&D活动3个测度指标(R&D人均投入、R&D效率和R&D边际生产力)为主线,以技术扩散模型和技术创新效率递减理论所包含的经济收敛机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研究》讲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研究,是一个既博大精深而又庄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核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运行规律区别于或不同于资本主义垄断私有制的“生产—
2014年以来,在习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大力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了产业疏解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在产业疏解的税收、土地二次开发利用、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亟需研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此,市经信委组织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市
本书基于空间边际化研究视角,对全球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时期的边际地区边际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全书共12章,开展了社会-空间边际化、农民经济边际化、人地交互作用下的边际化、人口空间边际化、农地边际化、乡村聚落边际化、边界地区边际化、城乡交错带边际化、次城镇化地域边际化等多主题的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宏图远志:战后的繁荣与萧索;透支的年代:全球金融危机及大衰退的原因;逃逸速度:经济政策的力所能及与力所不逮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将对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大突破口。本书从中国需要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今生、供给侧改革究竟改什么、供给侧改革进行时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与行动,透彻解读出经济改革新政背后的中国逻辑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又爆发了世界性能源危机,世界各国对资源循环利用更加重视,它一方面能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减少能源开采,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循环经济的发展引起产业重新划分,通
本书共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实证案例篇、附录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西咸新区发展报告(2011-2015)、空港新城发展报告(2011-2015)、沣东新城发展报告(2011-2015)等。
本书深入解析日本政府2012-2014年的经济政策,并探究日本经济“转型”的现实方向及演变趋势。2012年末鹰派政治家安倍晋三再度出任首相,标志日本政坛重新回归保守势力的统治。
本书以消费为枢纽,深度考察了大宋王朝三百二十年间的消费状况与王朝盛衰的关系。作者参考前人义例,同时根据研究目的之需要,以历史进程为研究之“经线”,以消费状况及影响消费的诸因素为“纬线”,对两宋各个发展阶段中的消费状况及影响消费的诸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