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央视访谈节目《吾家吾国》改编,基于“为人民留史,为社会留记,为人物立传”之初心,对10位党史、国史及历史事件中的重要相关人物(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惯性导航技术专家陆元九院士,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任继周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王振义,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
本书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汇编。本书由获得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教书育人奖个人一、二等奖和集体奖一、二等奖获奖个人及团队先进事迹共35篇文章汇编而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学在交大,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7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启动了
邓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河北省内第一名工人共产党员,中共唐山地方组织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本书是邓培同志的研究资料汇编,内容涵盖了图片资料、研究文章、有关讲话乃至个人访谈和回忆录,既收录了公版书籍中的权威研究内容,又对以前未公开出版过的资料进行了梳理收录;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导致缺乏文献材料依据的内容,编者在当
本文以“交游”为切入点,旨在深入探讨在“交游”这一看似日常和自然的人文情境中,齐白石是如何调节个人身份与家庭生计、艺术创作及时代变迁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因此,本文沿着“个人/家庭生计”“传统/新式绅士”和“时代/人文环境”三者构成的逻辑,展开对齐白石交游及主体身份的考察研究。
本书共12章,以传主的人生履历为主线,通过坐实家谱、文集、日记、史志等第一手文本史料,将曾朴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创作《孽海花》等作品的历程以及文学成就等融入其中,客观总结了其在文学、翻译、出版方面的非凡成就;兼及曾朴相关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也让读者得以一窥清末民初时代变迁的历史风云。作者力求立足于“人”的角度、
本书着力反映在五代末天下归于一统的潮流中,面对北方宋朝的强势威逼,南唐所处的孤危政治处境,以及李煜无奈的屈辱遭遇和心态;立足于南唐地域文化和时代变迁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李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所作诗词的复杂情感内涵,并且揭示出李煜作为一代词宗“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史贡献。传记综合运用各类文献,不依傍前人,时
本书按其一生时间次序,分为8个章节,分别介绍在家乡丹徒的童年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青少年求学上海的学习生活;离会参政后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立宪乃至民国时期等从政生活;20世纪初捐资办教育的经历,以及基于其为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办学理念;晚年天主教信仰弥坚,致力于天主教中国化工作;生命最后十年呼吁团结抗日,避乱他乡,客死
本书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建构伟大意义:涵育教师教育家精神的省域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2023/01/28)研究成果之一。重点选择江苏省内在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8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斯霞、李吉林、于漪、顾明远、李庾南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教育家为一个个案,选取、撰写3—4
本书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为研制出潜地导弹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黄纬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首枚潜地导弹的技术负责人,被誉为“航天老总”。
本书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中国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生故事。李四光是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提出者,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